香港停售蒙牛伊利

奶企巨头“公关”不掉信誉污点

                 本周,有网友微博披露,在香港最大的惠康和百
             佳超市没有看到蒙牛、伊利牛奶的影子,并被报纸关
     注报道。周三,“香港两大超市停售蒙牛伊利”一度成为门
    户网站头条,但夜间相关新闻即迅速消失无踪。这是否著名的
   “公关”行动的结果不得而知。事后,蒙牛称在香港百佳仍
  正常销售,并未进入惠康超市;伊利则称早撤出香港市场。然
 而,蒙牛伊利在香港超市没卖,为何受关注报道呢...[详细]

销量差 信誉低 香港超市有理由不卖蒙牛伊利

惠康百佳不卖 并非蒙牛伊利质量又出问题

“香港超市不卖蒙牛伊利,是不是又出什么问题了?”这是国内为数不少的人看到“蒙牛伊利遭停售”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实际上,这有些过于敏感,超市不卖某产品,并不能直接推演出产品有问题的结论,供应、采购、销量等都可能导致超市不卖某产品。

百佳官方指并未停售蒙牛,但确有分店无销售,各店皆有权根据当地情况做出适当安排。百佳分店不卖蒙牛产品,主要因销售情况不佳,加上有香港市民对其质量不放心,总店并未要求停售。百佳并未销售伊利等其他国产牛奶。惠康发言人则表示,惠康自2008年底开始已经不再销售蒙牛和伊利品牌的产品……[详细]

多次出问题 商誉败坏才是“下架”原因

蒙牛伊利“这次”没出问题,然而,几年来他们领衔的国内乳品行业不断出现三聚氰胺、皮革奶、可能致癌物超标等产品质量。而且,几乎每次问题产品都以公关消灭负面报道为结局,从未真正通过提高标准等实际行动,给过消费者实质性的品质承诺。

乳品的新国标都被乳业巨头“绑架”,巴氏奶标准初稿来自蒙牛,生鲜乳标准出自伊利,酸奶标准则由光明草拟,大幅降低乳品标准,导致中国乳品标准被业内人士讥讽是“全球最差”。如此标准下制造的产品,在正规市场中不受待见,即使被超市停售,也是正常结果……[详细]

港人爱鲜奶 无需容忍蒙牛伊利

蒙牛、伊利独大,只是存在于国内,香港特区并不买账。尽管蒙牛伊利们公开强调“一个国家两种标准”,即其输港的产品质量高于大陆,但还是得不到香港市民的认可。实际上,香港人更热衷于喝鲜奶。香港鲜奶的指标生乳中菌落总数为每毫升低于20万个,仅为我国新国标允许量的十分之一。

香港超市最常见的本地鲜奶品牌有十字、雀巢、维记三个。在香港市场上,除了有本地奶之外,还有日本、新西兰、荷兰等外国奶,国产奶只是小份额,人均GDP达到3.42万美金的香港居民,有足够的财力选择更好、更新鲜的牛奶,不买问题多多的蒙牛和伊利……[详细]

蒙牛伊利均称没被香港超市停售

健康资料库

蒙牛致癌门小知识

2011年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液体乳产品抽查的结果,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12月25日,蒙牛发布声明致歉,并强调该批次产品已销毁。但至今仍有网友通过微博等途径,称发现疑似该批次蒙牛问题奶。[我要关注蒙牛致癌奶问题]

调查投票

你是否还相信蒙牛伊利牛奶?

“躺着也中枪”的蒙牛伊利并不冤

香港不是内地 蒙牛伊利无法垄断市场

当下中国的乳品行业,主要被蒙牛和伊利两大奶业巨头垄断,因此历经多次负面新闻仍能屹立不倒,这是因为如果不选择他们,国内就没有与之旗鼓相当的其他牛奶品牌可供选择。香港则不同,作为国际贸易港,他们有无比的优势。

香港乳品市场长期被国际大品牌垄断,虽然蒙牛曾宣称其拥有香港乳品50%的市场份额,然而,港人并不买账。接受采访时,香港居民表示自己从没买过蒙牛和伊利的奶制品,说更信赖港产和外国牛奶,“有消费习惯影响,从小就买本地品牌”,内地居民移居现香港后也不再买蒙牛伊利……[详细]

惠康百佳一贯强势 家乐福沃尔玛亦无立足之地

惠康百佳在香港确实雄霸天下。香港超市行业跟国内不同,没有一次性能买任何东西的“大卖场”型超市。国际性连锁超市家乐福、沃尔玛,都因为遭到本土最大的两个主流超市惠康、百佳联合供应商的结盟抵制,最终生意不佳被迫关门。港人酷爱新鲜食材,没有囤积大量食品的喜好,不喜仓储型超市。

通常分高中低档次,几乎覆盖各个地区,除了惠康百佳,香港还有Market Place和Oliver's等高端超市,但都以中小型为主。超市的经营策略是注重利润,以廉价商品吸引消费者进场,带动他们购买其他商品。惠康和百佳连家乐福、沃尔玛都能打败,根本无需像国内超市看蒙牛、伊利的脸色……[详细]

日本70年历史乳企曾因黄色葡萄球菌超标倒闭

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食品中毒事件发生后,如果企业拒绝赔偿,或受害者对赔偿不满意,受害者可以起诉问题食品生产企业或经销商。一些律师事务所看到商机后,成立了专业的代理机构,帮助食品安全问题受害者索赔,以期严重惩治制造问题食品的企业。

日本1925年创办的雪印乳业,信誉极好号称最大的王牌奶企。然而,2000年,因为生产线意外停电,导致雪印牛奶里化验出超标的黄色葡萄球菌,受害者依据《制造物责任法》,对生产问题牛奶的企业提出索赔,并赢得一系列诉讼。“牛奶中毒事件”之后第二年,有70余年历史的雪印牛奶倒闭……[详细]

蒙牛供港牛奶质量高于国内产品
百佳和惠康超市在香影响力巨大
日本雪印牛奶因一次问题就倒闭

不改进 蒙牛伊利在国内总有一天也“下架”

经济水平提高 国标改进都可能毁灭蒙牛伊利

在“香港停售蒙牛伊利”的报道出现后,两巨头纷纷回应称是误传。其中,蒙牛称其在香港百佳超市仍正常销售,百佳、华润、佳宝、家兴等商超系统共有450多家门店售卖蒙牛产品,至于惠康超市,则是蒙牛从未进入过,故此没有下架之说。伊利则表示2008年已经退出香港和海外市场,在港无经销。

对比媒体报道和蒙牛的回应,双方说法截然不同,究竟谁是谁非还有待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产品质量隐患严重,不重视顾客,靠公关媒体甚至行政干预屏蔽负面新闻,国内消费者对蒙牛和伊利的反感也接近临界点。如果不改变作风提高标准,随着中国人经济水平提高,最终会倒在市场经济规律之下……[详细]

被神化的牛奶 其实牛奶并非必需品

19至20世纪的商业和科学转变了牛奶,将自然物塑造成一种现代生活的日用品,也成功地使它成为母乳的替代品、婴儿和儿童的必需之物。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人们所熟知的“牛奶”,并非从奶牛乳房流出来的纯洁芳香的白色液体,而是由现代科学技术、广告宣传效应打造和推广的一种文化。

牛奶曾是穷人的主食,有钱人敬而远之,19世纪末工业化产销,才把它打造成“完美食物”。但牛奶营养价值和风险屡遭质疑。预防骨质疏松、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都经不起科学推敲。每天饮牛奶无法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甚至增加女性卵巢癌发病率。牛奶和儿童身高增长的“自然联系”也没被证实……[详细]

已有不少人呼吁抵制蒙牛
上世纪牛奶曾是穷人喝的东西

健康画中话

结   语

蒙牛、伊利并没有被香港大超市“下架”,因为他们可能根本没资格上架,或者即使上货架也乏人问津。蒙牛、伊利之所以因为在香港没得卖而受到关注,皆因在人们心目中他们随时可能出问题,容易引发“香港不卖是不是出问题了”的想法。蒙牛、伊利们固然可以通过公关抹去互联网乃至报纸上自己的不利报道,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称,不实在地提高品质标准,抹不去人们心中的坏印象。

请输入验证码: code
已有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责任编辑:陈韶鹏 廖颖瑶 监制:韩林涛 孙海峰 李悦 设计师:陈凯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