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今天你家吃啥油?

2010-01-21 15:30:00《家庭药师》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25克,41克,83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人口中心协作的项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显示,中国人实际吃油远远超出了营养学推荐的25克,目前城乡居民的平均每日摄入量是41克,其中北京居民高达83克。<br><br>

  陷阱一:外食族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外食(即到外面餐馆中就餐)变成了一种生活态度。,大部分被调查者在一周里总有几餐是在外面解决的。然而,即使同样的菜肴,说到含油量,餐馆炒出来也和自家做的大相径庭。

  “油多不坏菜”,在极力追求色香味俱全的餐馆酒店中,“多放油”发挥到了极致。一道家常的鱼香肉丝,进到饭店里,就能用掉60~70克的油。那咱就点青菜?殊不知饭店里的炒青菜往往都要经过一道“明油亮芡”的工艺才端上桌,靠点青菜少吃油这招就失算了,不知不觉间,又多吃了十几二十克。

  大厨的锅铲油勺我们无法左右,但是,“我的嘴巴我做主”——少上馆子,做菜时少放几滴油,偶尔斋戒一下,清理一下肠胃,呵护一下健康,不是很好吗?

  陷阱二:零食族

  不少人有吃零食的习惯,在我们的调查中,以坚果、糕点、膨化食品最受欢迎。

  惬意地嚼着花生米或薯片时,你万万料不到自己也许已经掉进了油水的陷阱。说出来也许会吓一跳,我们平时吃的一小碟油炸花生米(约2两)或者是一包方便面,就已经基本相当于我们一日的所需烹调油用量了。

  因此,零食中的“隐性脂肪”亦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油水”陷阱。要摆脱“油油”岁月,管好自己的嘴是不容忽视的。

  小链接:您家中的食用油保存妥当吗?

  食用油在阳光、紫外线、气、水分等因素的作用下,可以发生“油脂酸败”,出现刺激性的“哈喇味”并产生对人体有损害作用的分解产物。含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植物油更容易出现酸败。因此,食用油存放有“四怕”:一怕阳光二怕气,三怕高温四怕水。

  所以正确的保存方法是:

  避光、密封、低温、防水!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惊!有人天生不能看阿凡达(图)

小心!“尾货”真的淘到“宝”了吗?

“蚁族”你们准备好过年了吗?

蒙娜丽莎也有难言之隐!(图)

揭秘!世界最重男人减肥292公斤“瘦身”法(图)

(实习编辑:王俊淮)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陈芳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魏书航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