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一:外食族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外食(即到外面餐馆中就餐)变成了一种生活态度。,大部分被调查者在一周里总有几餐是在外面解决的。然而,即使同样的菜肴,说到含油量,餐馆炒出来也和自家做的大相径庭。
“油多不坏菜”,在极力追求色香味俱全的餐馆酒店中,“多放油”发挥到了极致。一道家常的鱼香肉丝,进到饭店里,就能用掉60~70克的油。那咱就点青菜?殊不知饭店里的炒青菜往往都要经过一道“明油亮芡”的工艺才端上桌,靠点青菜少吃油这招就失算了,不知不觉间,又多吃了十几二十克。
大厨的锅铲油勺我们无法左右,但是,“我的嘴巴我做主”——少上馆子,做菜时少放几滴油,偶尔斋戒一下,清理一下肠胃,呵护一下健康,不是很好吗?
陷阱二:零食族
不少人有吃零食的习惯,在我们的调查中,以坚果、糕点、膨化食品最受欢迎。
惬意地嚼着花生米或薯片时,你万万料不到自己也许已经掉进了油水的陷阱。说出来也许会吓一跳,我们平时吃的一小碟油炸花生米(约2两)或者是一包方便面,就已经基本相当于我们一日的所需烹调油用量了。
因此,零食中的“隐性脂肪”亦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油水”陷阱。要摆脱“油油”岁月,管好自己的嘴是不容忽视的。
小链接:您家中的食用油保存妥当吗?
食用油在阳光、紫外线、氧气、水分等因素的作用下,可以发生“油脂酸败”,出现刺激性的“哈喇味”并产生对人体有损害作用的分解产物。含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植物油更容易出现酸败。因此,食用油存放有“四怕”:一怕阳光二怕气,三怕高温四怕水。
所以正确的保存方法是:
避光、密封、低温、防水!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王俊淮)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