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医改问题作为民生大事件一直深受百姓关注,医患之间的关系也常常引发人们的话题讨论,而近期深圳医改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方案撤回”的新闻引起大家广泛关注。下面小编就来八一八这“医生多点执业”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医生多点执业”是指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后,受聘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的行为。从2009年该方案在医改中就被提起,目的是为专家能够更好的为病患诊治,有效缓解三甲医院门诊压力,从根本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例如中医看病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就诊时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询问、把脉等才能判断疾病,进行综合性的治疗。而专家坐诊公立医院时由于患者众多,往往排队很久轮到自己时几分钟就看完了,心中的失望感大增,想必很多患者感同身受。而“医生多点执业”可以很好的帮助三甲医院分流患者,患者同时也能更深入的与医生交流自身病情,得到更全面的诊治。
而对专家来说,能够利用业余时间,为更多的社区患者诊疗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收入,减少甚至避免黄牛到票现象,还能让老百姓看病更方便,加上医保政策对社区的优惠,有效减少老百姓的经济和时间负担。提供更好的服务,医患矛盾也会减少。
而从2009年新医改方案提出“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到今年,5年的时间内经过“搁浅”、“撤回”等波折,至今无明显效果。究其原因,最主要是医院提供给医生培养工资、升职称、退休金等福利,而多点执业导致的利益、影响等都是医院担心的问题。而医疗安全、精力不足等也是影响医师申请多点执业的因素之一。
虽然“医生多点执业”的医改方案目前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但医患关系的改善则使多点执业变得更加必然!医生是百姓培养出来的,没有患者医生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只有为百姓着想,为解决医患关系着想,不管是医生还是医院才能获得的更多。为医者,是为救死扶伤!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