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20日开始,宁波市各大医院的医生可以向卫生主管部门提出多点执业申请。根据宁波市卫生局19日出台的新政规定,一个医生最多可以申请增加两个执业地点,其原执业地点为第一执业地点。对于新政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各方看法不一。
医生多点执业,也就是俗称的“走穴”,一直来都是中国卫生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医生只能在所属医院坐诊,去其他医院兼职从事诊疗就属于非法行医。这也导致了名医专家向大医院集中,基层医院人才匮乏,结果民众大病小病都爱去大医院找大专家,致使门诊量激增出现挂号难等问题,而小医院社区医院则是门庭冷落。
据了解,宁波市卫生局此次出台宁波市医师多点执业的新政,允许医生最多在三家医疗机构执业,正是为了改变此种现状,让更多人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根据新政规定,医师多点执业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医疗机构指派或批准的医师多点执业管理;第二类为医疗机构申请、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师多点执业管理;第三类为个人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的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其中,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在该技术职务连续工作二年以上的医生才能提出申请。
在新政施行的第一天,社区医院对新政持欢迎态度。宁波市鄞州区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朱绥称,允许医师多点执业新政实施后,他们请专家将不必像以前那样费劲。
宁波市康宁医院院长胡珍玉对新政也持积极态度。她认为,医生多点执业也是国际的惯例。一些名医专家能更好的多劳多得,还有一个能更好的发挥技术含量,因为农村还是缺医少药的,假如多点执业能到农村去,很多的老百姓就不需要到城里来。
宁波市第一医院急诊室主任宗建平却对新政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表示了怀疑。宗建平认为,现在医生忙,要坐诊,要搞科研,不一定有时间多点执业。“医生到处走穴,自己业务不提高,这个是不行的。你执业过程中要注意质量问题,太疲劳,一天到晚开刀书不看不太好。”
宗建平明确表示,自己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走穴,他也反对一些医生疲于奔命赚取外快的做法。
业内人士表示,多点执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阻力。公立医院属于事业单位,医生的各种保险和福利待遇都由医院负责,医生的成长过程也离不开医院的支持,如果医生们多点执业,可能会影响在本单位的工作,同时给医院管理造成一定困难。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