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行走粤西粤东多个留守儿童聚集村,发现“问题少年”比“好孩子”更扎眼
-亲情失落、学业失教、心理疾病、行为偏差、安全失保……我省100多万留守儿童现状令人忧心
-关注留守儿童与扶贫相结合,广东欲破困局,3409个贫困村将建“希望家园”
这些孩子数量庞大,普遍存在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学业失教、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
这些孩子喜欢城市却只能留守,城市打工者微薄的收入和高企的生活成本,夹击着留守少年儿童们的梦想。
这些孩子不少心情郁闷,全省100多万“不开心”的留守少年儿童,已经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
……
扶贫济困,广东并没有忘记这些非常值得关注的孩子,破解留守儿童困局的广东尝试已在进行。前不久,共青团广东省委、省民政厅扶贫济困工作座谈会上,把关爱留守儿童为主要对象的“希望家园”建设定为扶贫济困的重点项目。
一场青年人积极主动投身于攻坚“穷广东”的战役正在打响。
返乡留守的哀愁
城市打工者微薄的收入和高企的生活成本,夹击着留守少年儿童的梦想
9岁的张湖君是河源龙川县黎咀镇梅州村小学仅有的两个学生之一,现在上一年级。
对于山沟里的梅州村来说,湖君其实是一个“大城市来的孩子”———她出生在父母当年打工的地方,广州市白云区新市镇,在当地幼儿园接受启蒙,去年下半年才和二姐张湖红一起回到村里。
她们的父母张建华与胡庆容在广州的制衣厂打工十多年,每人每月1000多元的收入原本也够一家人糊口,但去年元月胡庆容偶然查出患上甲状腺肿瘤,一年来看病吃药花去4万多元,几乎耗尽家中积蓄,三个女儿的学费成为这个家庭不可承受之重。
张湖君两姐妹被送回老家。从此,大都会与贫困村之间的巨大落差,在这两姐妹的身上投下格外鲜明的光影。
把女儿交给年近80岁的爷爷奶奶之后,夫妻俩在村里待了不到两个星期便回了广州。之后的两周,小湖君几乎每晚都在哭,而姐姐的眼泪也差不多流了一个月。
“都是躲在被子里面哭,除了妹妹没人知道,还要安慰妹妹,说妈妈很快就会打电话回来的。”
半年后,茂名化州管桥镇三角车村的陈月辉也有了同样的遭遇。11岁的她和父母,厮守在一起的时光只有短暂的三年。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