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灾难过后应及时进行情绪疏导预防“心灵地震”

2010-04-28 15:13: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4·14”玉树地震发生后,一些市民反映看到救灾的电视画面就感觉情绪低落、心态失衡甚至影响到正常生活。其实,2003年非典疫情时期、2008年汶川地震后,也有类似现象发生……专家指出,并不是只有经历灾难的人才需要心理支持,在很多大的灾难或者大的恶性事件发生后,一些离事发地很远的人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心理问题,就像是经历了“心灵地震”,这些人同样需要心理抚慰。为此,我们特别策划了本期内容,针对未经历灾难的普通市民进行震后心理安抚,帮助大家走出心理阴影。

  要听些什么呢?我们要听三件事。第一件我们要听他经历了什么。第二件要听他的感受是什么。不要太快告诉他你要坚持,你做得很好,你要继续做,这是给他更大的压力,不允许他表达脆弱。人有条件表达脆弱,才有更多的力量面对生命的艰难。第三件我们还要听他的异议。在听的时候,我们的表情是要有回应的,要努力进入到他情绪的世界中,也就是用我们的心感受他的感受而不是他的思想。这样就会让对方感觉到他所有的脆弱都是被肯定的,这是自然的。这是非常大的鼓励。我们要给他充足的时间说,然后你可以让他知道,其实这不是他的错,每个人碰到灾难或者大事的时候都会这样子。

  下一步,我们通常要帮那个人从刚才的情绪里走出来,回到现实。这时,我们可以停顿一下,然后跟他说,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他一般都会说舒服多了,轻松多了。每一次谈话,每一次宣泄情绪,他都会松一些,松一松,他的负担懈一懈,他就会有更多的办法克服困难。我们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不管对方跟你谈话的时候多么愤怒,多么悲伤,哭得多么厉害,你肯定和支持的表情及回应都是让他向复原迈进的重要支持。

  还有的人可能不愿意说话,对于那些虚弱的人,比如老人和孩子,握着他的手,或者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都会让他脆弱的心理得到很好的支持。遇到极度悲伤的人,比如正在痛哭的人,不要阻止他的痛哭,而是在旁边安慰,哪怕不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拥抱他、搀扶着他,都是很好的支持,不说诸如“不要哭……”之类的话,要让他把痛苦的情绪释放出来,因为这种极度的情绪释放对平复他的情绪帮助很大。人的情绪在康复的过程中,哭泣是最直接的办法。所以当我们能容忍对方哭的时候,能够给他机会哭的时候,就在帮助他康复的路上走得更快了一点。

  要进行灾难教育

  适当的灾难教育也是对抗心灵地震的必要手段。

  众所周知,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转折时期,同时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种类多、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而比起抗灾救灾来,我们在防灾减灾方面尚存许多薄弱环节,公民们减灾意识相对薄弱,有的基本上就从来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与技能培训。因此,从小普及减灾知识,普及灾难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减灾意识,应是当务之急。

  灾难教育不应仅是一门从娃娃抓起的课堂必修课,还应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而且也是一门凝聚民族自信心的重要课程。灾难教育不仅是一门与“逃生”有关的学问,更是一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学问。在日本、美国等一些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把灾难警示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除了对成人进行防灾教育,还从娃娃抓起,把逃生技能列为幼儿必修课。许多国家都规定,中小学生每年要参加一到两次防灾避难演习,要定期举办活动纪念大的灾难。

  灾难教育是一项专业的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防灾、减灾、预防事故的发生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这就需要把灾难教育制度化,积极主动地利用天灾警示孩子;进行系统、规范的科学教育与训练,包括意识、知识、技能的训练;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配合;开设防灾课程;加强学生的灾难教育、生存教育和挫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内涵,懂得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生命,从灾难中认识自然规律,学会顺应自然,努力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断提高防灾能力,趋利避害,并把灾害中迸发的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推为学生长久的精神价值坐标。

  做一棵快乐的“向日葵”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就像阳光下笑容灿烂的向日葵,永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困难。我想,面对灾难,做一棵快乐的“向日葵”也不失为对抗“心灵地震”的有效方法:

  1、善于发现微小幸福:在“向日葵”族的概念里,敏感与细腻不完全代表着多愁善感,对微小快乐的敏感其实是幸福的来源之一。并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能比戏剧更精彩,蕴藏在平淡里的小幸福才更值得珍惜。

  2、没有太大野心:“知足常乐”一定是他们信奉的座右铭之一。他们相信欲望越少,越容易快乐。无法掌控的事情,带来的压力只能选择承受;可以掌控的事情,他们往往不会主动给自己加压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向晓玲副主任医师绵阳市肛肠病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 魏书航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 赖维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