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卫生部疾控中心二00九年初提供的数据,中国有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人口比例达百分之七,总数超过一亿人。但全国心理疾病防治机构与人员都严重匮乏,政府对此要高度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范利委员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做上述表示。
范利委员说,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工作节奏加速,以及重大灾害、经济危机等因素,是造成患病人群庞大的原因。她提示说,中国心理疾病还呈现年轻化发病的趋势,最小的只有八岁。当前中国儿童精神问题的患病率已经超过了国际上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的平均水平。
范利委员指出,心理精神健康是全民族素质的标志之一,如此高发的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谐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据范利委员介绍,截至二00五年,中国精神疾病医疗机构只有五百七十二家,有精神科床位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张,注册精神科医师一万六千三百八十三人。按此计算,中国平均精神科床位密度为每万人一点零四张,平均十万人才有一位精神科医生。这与中国“小康社会”十大标准中规定每千人中有一位心理咨询师的要求相差甚远。
范利委员就此提出了“推行全民心理健康计划”的建议。她建议全社会共同参与“国民心理健康工程”;进行心理精神疾病普查以及重点科研攻关;规范专业教学和专职培训;建立高危人群心理干预机制和心理救援机制。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冼雪明)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