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岁末职场人心理问题多发 专家为年关综合症把脉

2010-01-19 13:46: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编者按:中国的春节常被称为“年关”,在新旧交替中产生的负性情绪,以及一些隐藏的心理问题都会在这个阶段爆发出来,为喜庆的新年蒙上阴影,对存在心理问题或者心理压力过大的人来说,“年”真的是一道难过的关卡。

  无心工作怎么办

  吴小姐近来觉得烦躁,越是临近过年,越是无法安心工作。每天按时走进办公室,却提不起工作的兴趣,仿佛“魂”在外面飘着,坐在办公桌前,却不想工作,看不进去材料, 做什么都心不在焉。问问同事,许多人都有这种感觉。

  咨询师提醒:白领们出现节前特别兴奋和无心工作,和平时工作压力有关。在这些压力的作用下,他们本能地想要改变,就会依赖于外力,节日长假至少可以作为暂时的外力,带来短暂的放松缓冲,所以上班族们往往由于过多的期待而表现出高度兴奋。此外,“节日”和“长假”本身对习惯了朝九晚五生活节奏的上班族来说,是一种“刺激信号”,容易引起应激反应,“兴奋”其实仍然是过度紧张的一种表现。

  处理这种长假的急盼心理,最好检查案头工作,做好放假前的工作计划,让自己有张有弛,不要让节奏变化得太突然,可以更多想一想长假最后两天打算如何收心,给自己的兴奋度“泼点冷水”。

  公司管理层最好提前一两周在例会上将节日前的工作量化得更为具体,以方便员工更好地自我评估;同时,可以尝试在节日前制造一个工作兴奋点,帮助员工转移注意;此外,合理而清晰的制度规定也是帮助员工情绪“降温”的必要手段。

  大家在节前表现出的种种情绪问题,是生活规律忽然变化引起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对于平时生活压力较大、较为敏感的白领青年来说表现尤为明显。我们不妨轻松面对长假到来,适当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减少长假前夜间外出活动的几率,保证良好的休息和放松的心情。

  年关,“跳”还是“不跳”

  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2月都是职场人士跳槽的“多发期”,近年来,更利于个人发展、更有前途的公司取代更高标准的薪资,成为年底跳槽的“主流”理由。这说明人们对自己的职业期望,正从盲目追求高薪水,变得更加理智和客观。据了解,选择在年底跳槽的求职者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动离职”。不少公司在上年的工作告一段落时,会对员工进行一次业绩评估,评估中表现不够优秀的员工将被淘汰,这些“被淘汰者”不得不重回人才市场另谋高就。第二种则是主动跳槽。这些人可能是对目前工作的薪水、职位,甚至自我发展空间不满,因此尽管他们可能看上去很美,但从发展空间、身心愉悦等方面考虑,还是希望及早“另攀高枝”。

  咨询师提醒:对于有跳槽计划的人,跳槽之前,不妨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为什么想跳槽?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若是因自己某种能力不足而被动跳槽,跳槽之后在新的工作单位同样的问题依然会发生,所以,考虑跳槽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弥补不足;若是想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也要清晰地回顾一下,目前的企业在什么地方制约了自己的发展,从而避免在新的工作单位中发生同样的问题。

  2、我的优势和兴趣是什么?明白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才能帮助我们保持清晰的头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比如有的技术人员,职业优势在于技术,本身的个性气质和能力倾向也适合做技术,结果却偏要转到销售,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相拼,结果可想而知。

  3、什么样的职位和工作环境会让我比较满意?跳槽之前,要对行业和企业进行考察,对自己想要从事行业的动态做一个调查,看看此行业是否处于上升势头;要看准所选的企业是否在顺利成长,只有企业成长了,个人才有发展的空间。选择时对自己职位的基本走向要清晰,特别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跳槽,要对自己以后的职位发展方向和发展高度有一个明确的预期。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小跳槽成本。

  4、我能不能避免一些心理误区?

  首先是冲动心理。由于一些突发事件,如未获得期望的奖励,与同事、上级发生争执,被人误解等,有些人会决意要离开现单位,而全然不顾所付出的代价,很显然这种情况下是很难一下子找到合适的工作的,不得不屈就某处。即使以后有了更好机会而另谋他职时,也已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其次是盲从心理。有些人选择工作并非根据自己兴趣及个人能力特点,而是随波逐流,哪种行业热门就转向哪种行业。有时候选择热门行业并非最佳答案,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工作要适合自己。

  第三是攀比心理。择业时以别人的工作为标准,想方设法为自己找一个符合此标准的职业,这个标准可能会是收入、住房福利、出国机会、管理等级等。这种心理的危害是片面强调单方面因素而忽视其它重要方面。

  最后是犹豫心理。抱有这种心理的人一方面对新工作很感兴趣,另一方面又害怕放弃原来的工作会带来太大损失,他们患得患失,反复权衡。这样的心理往往会导致两相权衡时莽撞从事,而最终错误做出转换工作的决定。

  应酬多造成心理失衡

  王先生本来想利用春节前的空闲时间,好好放松一下的,可是从去年12月开始,各种应酬就接踵而来,再想到春节里还要应酬那么多人,就觉得恐慌和担心,坐卧不安,整天愁眉不展,精神萎靡。

  咨询师提醒: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尤其是在春节这样重要的节日里,亲友之间、同事之间、上下属之间免不了要互相走动,互致问候,应酬吃饭自是不可避免。因为应酬惹出来的心理毛病现在也越来越多。由于年底心理压力过大,工作繁忙,睡眠不足,很容易疲劳,当这种身体的疲劳上升到心理甚至造成心理失衡,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要避免春节期间心理失调,应从“稳心”做起。到年底应保持一颗平常心,把春节定位为休闲、放松的好时机。春节花钱要量力而行,切忌与人攀比。对收入不高的工薪族来说,节假日的各种应酬以及消费压力已成为负担,这些往往会造成“人情债”缠身,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这样的情况一般人都会遇到,节假日过后心情也会慢慢变好。但假如给自己过多的心理负担,又没及时加以调整,郁积的时间长了就会对精神造成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时,首先要摆稳心态,不要“打肿脸充胖子”,这样只会给自己增加压力。其次,对实际开支超过预算的“人情债”,需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因为支出太大,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再次,给自己做出计划,把应酬尽量匀开,这样可以减轻压力。同时,在应酬的同时,一定要抽时间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心理压力自然可以获得释放。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惊!有人天生不能看阿凡达(图)

小心!“尾货”真的淘到“宝”了吗?

“蚁族”你们准备好过年了吗?

蒙娜丽莎也有难言之隐!(图)

揭秘!世界最重男人减肥292公斤“瘦身”法(图)

(实习编辑:黄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朱伟力副主任医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魏书航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