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从麦可思(MyCOS)——2008年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中获悉,毕业半年后,至少有60万大学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中。 2008年度的就业报告中显示,2007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为495万,毕业后除了读研和就业外,仍有60万毕业生失业。不过,失业的学生中大部分还是有“骨气的”,44.55万人还在坚持不懈地寻找工作,4.46万人虽然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留学。剩余的10.99万失业学生则选择了放弃就业和求学,心甘情愿地做起了“啃老族”。
倘若说清华学子街头卖肉、北大学子在家串糖葫芦,仅仅只是个例的话,那么11万学子放弃就业和求学而甘愿在家做起“啃老族”,过上了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老爷”生活,就令人担忧和深思了。
应该承认,时下的就业市场形势十分严峻,就业难、难就业是摆在众多学子面前一道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但有困难不等于放弃拼搏,遇到挫折并不意味着人生价值无望,最重要的是面对现实,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学会在逆境中崛起、在困难中坚强,这才是当今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何况,十年寒窗苦读,到头来一事无成仍然“蜗居”在父母的怀里,莫免让人酸楚和讥笑。
而透视这11万“啃老族”的大学生,他们不愿、不敢或不能勇于找市场、寻“婆家”,企望依附于父母的庇护生活,这尽管说明了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但更反映出了这些学子们缺失一种挫折教育,缺失一种毅力的铸造和培养,缺失一种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恰是当今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一种弊端。
时下的“80后”、“90后”大学生,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一出生便倍受家人的宠爱,像“小皇帝”似的被哄着、护着和溺爱着,在蜜罐中成长,使不少孩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甚至连最起码的日常生活起居都不能料理。而当今的大学教育,也大都忽视对学子们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父母坐飞机为大学生孩子送感冒药、大学生每周将换洗衣服邮寄回家等等事例,便凸显了高校教育的不尽人意。如此培养出的学生,谈何自食其力?又怎能禁得起人生风雨的吹打?
11万大学生成“啃老族”,这“啃”出的不仅仅是父母的辛酸和期望,更“啃”出了教育的偏差,“啃”出了社会发展的种种焦虑。因而,当众多大学生习惯于“啃老”时,刺痛的是社会的神经,我们的教育当反思,我们的父母也该反思。
(实习编辑:周丽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包皮过长过紧,造成性交时产生疼痛感,疼痛感会抑制性兴奋,自然影响性满足,还可能造成以后对性生活的畏惧心理;建议最好作包皮环切术。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