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地区几乎不受影响?
“落水”的诸多台企中有很多大陆消费者非常熟悉的品牌,如统一、康师傅、白兰氏等。从5月27日起,在大陆有业务的台企都纷纷表示,其在大陆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是安全的。
据台湾“卫生署”公布,台湾食品龙头企业统一集团的三种产品:宝健运动饮料、芦笋汁和7-SELECT低钠运动饮料被查出有毒,而且其中有毒芦笋汁已销往大陆。
但统一集团总经理助理杨寿正于5月27日对媒体表示,“起云剂”只在台湾地区的产品中使用,大陆统一品牌饮料不受本次事件影响。
对于最受大陆关注的“有毒芦笋汁”,杨寿正则表示,“销售仅限于台商较为密集的闽南,由小贸易代理商进口并在小超市和零售摊点售卖,涉及到厦门、东莞等地”,而“大陆其他地区绝无”。并且,“目前统一集团已经通过三种渠道回收有毒芦笋汁,一是贸易商封闭库存,二是接受中间渠道和消费者的退货,三是通过清查进行回收。”
白兰氏公司随即公开表示,该公司生产的受“起云剂”污染的儿童钙片与维他命产品,并没有在大陆销售。
康师傅公关部负责人陈功儒也向媒体强调,该公司在大陆地区销售的任何饮料产品都是在当地生产的,与台湾地区没有任何关系。
据媒体报道,目前沈阳的沃尔玛超市已对被禁止进口的台湾饮料进行紧急下架,并接受消费者退货。而在“涉毒”芦笋汁的主要销售地福建和广东东莞,该产品已难觅踪影,台湾产的其他食品也普受牵连。东莞本地零售龙头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店80%的台湾食品都已下架。
6月1日晚间,卫生部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等17种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这意味着塑化剂将作为卫生监管部门今后的监督管理重点之一。
30年来,塑化剂为何能逃过层层监管?
原因一:
管制架构失效
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詹长权表示,最关键的原因是政府没有办法管理最新出现的一些化学品。台湾市面上的化学物质有10万多种,且大部分都有毒性。而被台湾“环保署”列为毒性化学物质的只有271种。“目录”外的空白区域成为隐患滋生地。此外,包括DEHP在内被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的有78种。按照规定,对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采取的是“事后报备”的管理方法,“监管只是名义上的”。
原因二:
实验室检测体系漏洞
在台湾,食品检测只参照“两表”:肯定性物质列表和否定性物质列表,至于不在“两表”中的物质,台湾“卫生署”的检测员通常不会注意。台湾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凌永健表示:“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检测制度,加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实验室专业检测,以弥补一般的政府检测部门所做的例行检测的不足。”
原因三:
食品追溯制度不足
台湾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加工食品追溯制度的地区,“但是很遗憾,这个制度只局限于生鲜领域,且最近三年都是停滞的。”詹长权认为,继续完善食品追溯制度迫在眉睫。
原因四:
“名优产品”抽检率过低
台湾有关部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确定“GMP微笑认证产品”(由台湾“经济部”评定的名优产品)的食品安全质量。“过低的抽检率和对业者自觉的过度依赖是酿成此次大祸的重要原因。”詹长权说。
39揭秘塑化剂DEHP的危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台湾塑化剂事件,是有不法生产商业将塑化剂DEHP当作起云剂的配方。塑化剂DEHP的毒性是三聚氰胺的20倍,这次塑化剂事件是台湾30年来最严重食品掺毒事件。塑化剂是什么?塑化剂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尽量避免摄入塑化剂?39健康网为您解答。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