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直击台湾塑化剂危机:30年来为何逃过层层监管

2011-06-07 09:32:00中国经济周刊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孙璐西介绍说,塑化剂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子散布更均匀,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常作为沙发、汽车座椅、橡胶管、化妆品及玩具的原料。

  台湾民众的健康状况会不会比香港更严重?

  孙璐西认为,“现在有点危言耸听的意思。”理由是:“舒跑、宝矿力等市场占有率非常高的运动饮料使用的都是进口起云剂,统一企业中受牵涉的产品也是其非常小的子品牌和类别。因此,伤害没有那么大。”

  但台湾许多家长都担心孩子成为塑化剂的受害者,纷纷前往医院求医问诊。为此,岛内卫生主管部门已紧急要求20多家公立医院加开健康门诊接受民众咨询。

  多年来,台湾食品以“健康”为旗帜在全球打开了销路。在5月中旬还遍布全岛的“2011年台湾美食展”的宣传牌上写着:“台湾食品的特点是低糖、低添加剂或无添加剂、非油炸、多选自天然原料等,天然健康,是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

  台湾美食展是一项在台北世贸中心举办的美食暨旅游展览,自1989年以来,每年6月定期举办,罕有间断,已成为亚洲知名的美食产业展览。“到了今年5月末,台湾美食展的广告宣传已经停止了,民众普遍认为,今年办不成了。”徐心怡告诉记者。

  塑化剂危机还逐渐影响到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据台湾媒体报道:5月27日,台湾有关部门表示,目前已经将这一事件通报给世界卫生组织。但这些塑化剂的食品或者食品原料目前已经至少被销售到大陆、香港、东南亚、美国、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同日,有大陆媒体报道称:“目前,美国和加拿大已要求台湾产品出具安全检验证明才能进口。”

  5月28日,台湾报业龙头之一《中国时报》发表评论:“这起事件势必重创台湾食品业,相关损失恐高达千亿元新台币。”

  更为深远的影响是,商家的信誉、消费者的信心都一落千丈。“用闽南话讲,第一当医生,第二去卖冰,红利赚不清。”徐心怡说,“在台湾民众心目中,当医生和卖冰是最赚钱的途径。”而现在,“恐怕没有人再想卖冰了。”

  “行动日”争议

  5月28日,台湾当局宣布将5月31日确定为“终止黑心起云剂行动日”。当局表示,从5月31日零点起,台湾地区22个县市将同步启动稽查,检查范围包括运动饮料、果汁、饮、糖浆果浆、胶粉状类等五大类产品,产品厂商必须提供不含塑化剂的安全证明,否则将禁止销售,违反者处以重罚。

  为此,上述五大类产品的厂商不急于尽快拿到检验报告以自证清白。5月29日,台湾各检验实验室送验件数暴增,单日送验产品超过千件,个别检验实验室门口堵车长达5小时。

  即使如此,包括著名便利店7-Eleven在内的多家超市卖场还是因未拿到厂商的检验证明而被停止贩卖部分产品并遭受处罚。

  但台湾当局的“闪电行动”并没有得到普遍好评。

  “很多问题产品都是有政府认证字号的,现在台湾民众对政府威信、检查和监管能力很怀疑。”孙璐西认为,"行动日"的做法太突然、太草率了,厂家和卖场都来不及准备,这对于食品安全监管毫益处。”

  另外,安全证明是由厂家提供的,台湾“卫生署”称之“厂商自主管理”,而并非是政府主导的。“那安全证明的有效性就很值得怀疑了。”孙璐西认为,在大批厂商卷入塑化剂风波的当下,“还继续任由"厂商自主管理",这不是很荒唐吗?”

  “闪电行动”的不只是台湾“卫生署”。就在同一天,台湾“法务部”称已成立专案小组,解决民众关心的索赔问题。“督导各地检署侦办相关案件,并透过媒体报道此类事件的司法救济管道,如果权益或健康受损,可以提出民事诉讼,还可透过假处分(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的"诉讼保全")防止厂商产”,并明确指出,“民事诉讼法可进行集体诉讼,消保法也有团体诉讼规定”。

  台湾“经济部”也“研拟从生产制造端源头进行管制,把食品添加物业者也纳入食品GMP认证的自主管理对象,进行强制认证,希望改进行政作业手段,对食品进行更严格的把关,让民众安心。”

  然而,让台湾民众倍感诧异的是,负责毒物管制的“环保署”却一直未表态。“目前很多专家和团体都希望能将塑化剂由第四类毒物管制提升到第二类,如此可以加强管制力度,查获业者违法后,惩处也更重。”孙璐西很困惑,“为何在其他部门都积极应对的时候,"环保署"态度消极?这如何能响应要求食品安全的强烈民意?”

  同时,也有台湾媒体批评说,“政府的行动安抚了消费者不会买到含有塑化剂的食品,但是还没有交代清楚,到底有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已经吃进肚子里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危害又有多重,已经被污染的食品目前是否全部受到监控,都有待进一步理清。”

  研究公共行政的徐心怡则对记者表示,反应迅速一向是台湾政府的特色,但同时,台湾政府也因此饱受非议。“一直难逃作秀和形式主义的嫌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冯惠玲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 陈芳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