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陈家祠广场 1.15万人
据介绍,陈家祠广场按人均占用1.5平方米的标准,并且按就近安置原则,可容纳附近居民11500人。同时广场还具备应急指挥、应急疏散、应急厕所以及应急消防等功能。
陈家祠应急避难广场是一个开放型的广场,位于中山七路和康王北路交界处。
4.增城广场 13.3万人
增城广场应急避难场所为增城市首个Ⅱ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总投资56万元。该场所是一个具有地震应急避难疏散、震害预防,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多功能的场所,内设应急避难指挥中心、应急避难疏散区。
增城广场也是目前广东省最大的一个避难场所,可应急疏散人数约13.3万人。
5.番禺南区公园 3000人
南区公园位于番禺桥南街。公园内设有应急避难的大型指示牌,设立了应急指挥所、应急棚户区、应急物资供应点、应急救护站、应急供水点、应急宣传点,还设立了两个临时应急区和救护点。另外,应急棚户区可同时容纳3000人避险。
远离避难所的市民怎么办?
很多人都有疑问,只有这么几个避难所,一旦地震发生了,住白云区、天河区等远离这些地点的人该怎么办?
实际上,在地震发生后,大家应该就近往空地、绿地跑,只要能“紧急避险”就行,并非一定要进入这几个避难所。作为公民,我们要了解一些地震应急自救、互救的知识,在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的行动。
延伸阅读:各大城市避险场所数量
●南京:已建成30个应急避难所,其中有两所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一类应急避难所。
●昆明:目前仅有1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济南:市区有2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郑州:目前建成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有9处。
●深圳:截至2009年,深圳各类室内避难场所400多处,其中核应急避难场所有43个。
●佛山:全市共有14处地震避难场所。
●青岛:共有6处综合避难场所和179个临时避难所。
●武汉:已建成41个,另有13个已进入规划建设,建成后预计可容纳250.34万人。
相关报道:
(责任编辑:何颖)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