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震台网监测,北京时间2时34分23秒,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东莞广州深圳香港等多地有震感。网上有网友传三天之内广州会有地震,广东省地震局副局长梁干表示广州不会发生地震,呼吁网友不要轻信谣言,要上地震局官方网站了解真实情况。
不少广州市民都有疑问,一旦地震发生,可以去哪里避难?据了解,现在广州市各区都陆续按照地震避难场所的规划做了避难场所,都设置了一些标志。广州已建成五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分别是晓港公园、东风公园、陈家祠广场、番禺南区公园、增城广场,五个场所大约可容纳20万人食宿生活。
1.晓港公园 3万人
位于海珠区的晓港公园是广州市建成的第一个应急避险场所。一进公园西门,可看到地震知识宣传栏,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家庭防震要诀和防震避震与互救要诀。
公园里设有应急物资储备室,有柴油发电机以及一些大型常用应急设备。一旦灾难发生,在公园内提供3万人生存的粮食、饮水等生活物资是没有问题的。
晓港公园共有三个门,分别是北门(正门)、东门、西门,可以从前进路、东晓路、江南大道中和昌岗东路进入公园。
2.东风公园 2.4万人
据悉,位于广州大道中的东风公园应急避险时实际可利用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该公园水源少、绿地多,利用率比较高,大约可容纳2.4万人住宿避难。
从广州大道中的正门一进来,东门广场就可作为直升机临时降落点,包括1.2公顷大草坪在内的约3万平方米将作为应急棚宿区。据悉,一般情况下,供住宿的棚宿区会设置在草坪和绿地等远离建筑物和电线杆的地方。
东风公园入口:西门、东门、北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