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贵州广东等8省现石漠化现象 严重地区寸草不生

2011-09-14 08:45:00央视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20年的时间,石漠化足以让一个海南岛那样大的国土面积寸草不生。但是这过去的20年里,贵州、云南等地对石漠化的治理,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什么是石漠化?简单来说,石漠化就是只见石头不见土地。它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石漠化严重的地方只见一片白花花的石头,看不见一块土地,有的地方甚至连沙漠都不如因为至少沙漠里很多地方还能有些耐旱植物生长,石漠化严重地区可以说是寸草不生。中国是世界上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贵州、云南、广东、广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八省都有石漠化现象。其中以贵州最为严重。石漠化究竟会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一、只能种玉米的背后

  贵州长顺县处于山区中,和其他很多山区不同的是,这里树木稀少,漫山遍野种的都是玉米。

  长顺县磨油村村主任告诉记者,山上种的都是玉米的。今年因为干旱,一亩差点就20、30斤,好点就是50、60斤

  今年31岁的长顺县竹子托村村民杨光辉也出生在这样的山区里。破旧的木板房就是过去全家人生活的地方。

  村里的土地大部分都是石头坡地,土壤稀少,又缺少水分,除了玉米,大家不知道还能种什么。

  杨光辉告诉记者全年一直都是吃玉米,甚至还不够吃。

  我国平原地区玉米亩产普遍高于1000斤。然而像这样的石头地种下去玉米,一亩地一年下来多则收200斤,少则几十斤,遇到旱灾甚至颗粒无收,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过缺粮的历史。

  杨光辉说,基本上2008年以前,短缺粮食是正常的

  在广西省田阳县义安村,和贵州竹子托村一样,也是一个山区村落。

  村民阳美蓬告诉记者地里以前种的都是玉米。

  义安村生活着64户人家,然而全村平整的土地加起来也不过70亩。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村民们不得不常年上山开垦土地。

  村民告诉记者那样的地种玉米收也收不多。

  为什么这里的村民都只能种玉米?而且产量都这么低?原来,这些村庄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学院教授熊康宁向记者介绍,石漠化,是一种在脆弱的喀斯特(岩溶)生态背景条件下,由于人类长期的不合理的一些社会经济活动,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最后地表呈现像荒漠一样的景观。

  一是缺土,二是缺水,对于当地农民来说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因此石漠化总是和贫困相伴而生。在全国确定的592个国定贫困县中,224个分布在西南岩溶区所在的8省区市,占全国34.5%。贫困人口超过1000万,集中了当今中国约一半的贫困人口。

  熊康宁说,人民的贫困,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是石漠化最明显的一个结果。

  二、地球的癌症石漠化

  漠化玉米种玉米?而且产量都这么低?原来,这些村庄面临着一个共同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罪魁祸首就是石漠化。据统计,贵州省被石漠化的土地面积达36000平方公里,占贵州省国土总面积的20.39%,而且土地石漠化正以每年9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而这个癌症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石漠化地区岩石风化成一厘米土层需要一万年的时间,一旦丧失,若想自然恢复,需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间,因为难以恢复,石漠化又被称为地球的癌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曹建华告诉记者,(岩溶地区)这样一种脆弱性的话,那么人为就一干扰它,它恢复过来的时候,那么就很大的一个困难。

  但是,这种人为的干扰却一直在持续,我国的石漠化发生地大多数为老、少、边、穷地区,人均耕地大多不到一亩,而大部分土地平均产量却只有平原地区的十分之一,于是过度开垦便成为了这里的常态,土壤流失也就日益严重。

  竹子托村村支书告诉记者,过去山顶上都种了苞米,全部都是苞米。

  石漠化治理当中的另一个难题是植被的恢复。对于石漠化地区来说,植被十分珍贵,然而经济贫困、能源短缺却让植被成为了这些地区烧水做饭的主要能源。

  义安村村民阳美蓬:每天都砍一捆60、70斤的柴火背回来。

  曹建华说,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石漠化的问题是最严重的。最根本的一个问题是因为中国人口密度很大,就必须要有粮食,必须要有能源。

  我国岩溶地区人口密度高达208人/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153.3%,是岩溶地区适宜人口承载量的两倍,人地矛盾成为了治理石漠化最大的一个难题。

  曹建华介绍,在欧洲曾经做过一个测试,在岩溶地区,人与自然能够相对和谐共处的时候,人口密度大概不超过一百人每平方公里。

  要想解决粮食和能源问题,就必须改变这些地区单纯依靠种植玉米的现状,让不适宜耕作的土地退耕还林,让能够耕作的土地种上产值更高的经济作物,换取粮食和能源。但是连年干旱加上水利基础设施的缺乏却让他们无从下手。

  竹子托村村民杨光辉告诉记者,因为全部都是石头,土地浅薄,水分不够供养,遇到干旱的时候,就吸收不到水分了。

  就算经济作物存活下来,如何把产品运输出去也是一个难题。修建道路、水利设施,培育经济作物等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但是在这些山区里建设基础设施,需要投入的资金往往是平原地区的几倍,而我国石漠化主要涉及的451个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一点,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9.7%。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治理资金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竹子托村村支书说,在2008年以前,把外出务工等等这些都加进来,人均收入也就是毛收入才1300多。

  就这样,过去几十年,治理的速度无法赶超石漠化扩张的速度。这一地球癌症在中国日益扩散,每年中国被石漠化吞没的土地相当于一个县的国土面积。从1987年到2005年的18年间,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增加了近4万平方公里,超过了整个海南岛的面积。

  为了养家糊口,杨光辉和村里的年轻人一样,只能外出打工,养活自己的家人。

  杨光辉说,不够吃后来再想办法,去借或者在外面打点零工。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形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严重,但是贵州当地向来就流传着“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说法,自然条件恶劣反而刺激了当地人对土地的过度开垦,这又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状况。再加上连年干旱,贵州的石漠化扩散速度一天天加大。这个地球癌症难道真的是不治之症了吗?

  三、被子加票子妙药治癌症

  2008年,国务院批复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确立了工程建设的三大目标、六大任务等未来发展方向,此后三年累计安排了中央预算内投资22亿元,农业、林业、扶贫等相关方面筹措资金166亿元,作为整治的试点资金。贵州、云南和广西共有100个县纳入到第一批试点县中。各地又是如何因地制宜治理石漠化的呢?

  2008年,作为首批100个试点县之一,杨光辉所在的贵州长顺县竹子托村也走上了石漠化治理的道路。除了提供种养殖产业的补贴,帮助村民解决资金问题,竹子托村还整合了水利、扶贫等资金,为产业发展修建了急需的基础设施。

  杨光辉告诉记者,现在走的便道路,在2008年以前是没有的,都是政府给他们修好的。而且在这一个地方就有三个水窖。

  在村里政策的支持下,杨光辉也回到了家里,准备承包土地种植核桃。

  杨光辉说,因为老人已经上年纪了,到家里既可以照顾老人,又可以发展项目,这样是最好的。

  由于核桃树要等4、5年才能结果,林下需要先种植牧草养殖鸡、羊等补贴收入。然而当听说地里不种玉米,改成种牧草时,第一个站起来反对杨光辉的却是他的母亲。

  杨光辉说,他老妈她都是这种性格,她们认为拿去种草怎么行,粮食才是命根。

  除了来自母亲的压力,大规模养殖如何预防疾病,对于第一次搞养殖产业的他来说也是一个问题。

  杨光辉告诉记者,压力是有的,有的饲养技术不到位,怕产生某种现象,中途遇到病突然死亡。

  这时村里组织起了养殖协会,杨光辉成为了养鸡协会的一员。协会还专门请来了畜牧专家,解答村民们的疑问。

  杨光辉说,畜牧会的领导会下来指教该怎么防疫,每指教一次,他们都会记在心里,如果下一次林鸡或者哪个地方出现这种现象,就有办法帮他们去处理了。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幸宇坚主任中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