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疾病预防控中心今天提供的监测数据称,今年一至八月份,该市狂犬病暴露门诊报告被狗或猫、鼠等动物咬(抓)伤而求诊的病例数达四万五千多例,比上年同期略有增多,疾控专家就此提醒:狂犬病可防不可治,免疫是关键。
今天是第三届“世界狂犬病日”,主题是“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狂犬病”。据悉,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致死性传染病,导致全球每年五万多人发病死亡。在传染病中,中国狂犬病死亡人数仅次于艾滋病和肺结核。
深圳疾控中心表示,今年该市尚无人感染狂犬病。近年该市狂犬病发病情况主要为外来流动人口在原居住地受到犬伤,没有进行过伤口处理或注射狂犬疫苗,来到深圳以后发病;深圳本地感染病例较少,且均为流浪犬咬伤后发病。去年深圳报告人感染狂犬病五例,均在宝安区,但并不是深圳本地感染。
深圳疾控中心专家说,今年被狗或猫、鼠等动物咬(抓)伤而求诊的病例中,十四岁以下儿童约占四分之一;受伤部位以四肢为主,其次是头面部受伤,百分之九十的伤口属于浅表伤口,伤人的动物主要是家犬和宠物犬,其次是猫和老鼠。
狂犬病俗称“恐水症”,在中国属乙类法定传染病,病人发病后几乎全部死亡。这种疾病通过动物或人类与患病动物唾液的密切接触(即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舌舔,致使狂犬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身体)而传播。传染源主要是狗,也有猫、老鼠、蝙蝠等传染的报道。狂犬病尚未证实能够由病人传染给其他人,还没有发现人传人的病例。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林艳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