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事
曾上书省人大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维权
这不是小杨第一次为自己这个群体出头。
今年2月,《河南省就业促进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小杨仔细研究后发现,这个草案上没有关于乙肝、丙肝、艾滋病患者就业的保护条款。他立刻写了一份近3000字的建议。
小杨说,2008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就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卫生厅2007年6月份也联合发出通知,要求用人单位不能以乙肝为由辞退劳动者。
规定有了,但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遭到就业歧视的新闻不时刺激着小杨的神经。
2003年,浙江大学的大四学生周一超,在考取公务员后,因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身份而被拒之门外,愤而杀人,被判处死刑。
最近,广东某家具厂十几名检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员工,被单位要求不能到食堂吃饭。有次,他们无意中走进这个禁区,不但被赶出来,罚钱不说,而且名字也被公示。
所以,他建议《河南省就业促进条例(草案)》作为一个地方法规,补充细化关于乙肝、丙肝、艾滋病等患者就业的保护条款。
省人大法制办很快给了他回复,表示会慎重考虑他的意见。遗憾的是,《河南省就业促进条例》正式出台后,并没有加上这条。
戴着面具生活,渴望社会的认同
“肝胆相照”论坛被誉为是“中国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精神家园”。知道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5年后,小杨才找到这里,“感觉一下子找到了组织,在这里,不用再伪装、不用再掩饰。”
2002年,他在一次体检中,知道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当时感觉就跟天塌了一样。找工作,尽量去小公司,因为对员工要求没有那么严。
携带者不能喝酒,他又没法给别人说明原因,所以同学同事聚会,尽量躲着,实在躲不过去,只能硬着头皮喝。
小杨所在的QQ“乙肝病毒携带者”群里,虽然在网络上大家畅所欲言,但真正见过面了解彼此的,也就十几个人,大多数人面对自己的群体,也只愿隐藏在QQ头像后。
小杨说,权利是要靠自己争取的,他现在已经明显感觉到社会上对他们越来越开明。一位郑州的驴友出去玩时,无意中说出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他人没有任何异样的反应,除了不再劝他喝酒,每次出去玩都继续通知他,“我们需要的,就是社会对我们的认同。”小杨说。
不过,小杨到现在还没有雷闯有勇气,公开自己的身份。昨天,为了唤起大家对乙肝的关注,他举着“我要健康证,不做蒙面人”的白纸站在东三街上,但为了不被人认出,他特地戴上了面膜,“我相信,过不了几年,我就不用戴着面具生活了”。
其实
跟乙肝病毒携带者共用一副筷子也没事儿
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尚佳教授经常举办公益讲座,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权益奔走呼吁。
尚佳说,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在乙肝五项的检测中,乙肝表面抗原是阳性,且转氨酶正常者。乙肝病毒携带者跟健康人一样,不需要服药治疗,只需要定期做肝功能复查,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甚至服兵役。
尚佳说,乙肝是通过血液传播,所以很多人害怕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是不必要的,即使是同一个桌子吃饭、同一副碗筷也没有关系,因为乙肝病毒并不是通过消化系统传播。
表面抗原呈阳性的孕妇,如果肝功能正常,还可以结婚生子。生育前进行系统的抗病毒治疗,将传染性降低就可以了。为了避免乙肝的母婴传播,乙肝母亲在怀孕后期的三个月,每月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和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这样可以阻断95%以上的乙肝传播。
(实习编辑:林文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