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眼科医疗机构最大的困难:人才流失
中山眼科中心现在发展势头尚好,那有没有什么事情是葛院长特别担忧的呢?
葛院长毫不讳忌的说:人才的流失是现在最大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葛院长解释,小医院薪酬不高,机会不多,医生技能提升后,就容易转到更大的一些医院去。这是小医院的困难、对像中山眼科这么大规模的眼科医院来说,同样存在人才留不住的问题。由于眼科的医生需要的专业技能相比其他科室更容易掌握,比如常见的白内障手术、激光手术,只要勤于练习,很快就能成为“名医”。日复一日,医院培养出来的人才流动性又不太大,同质化的人才堆积,个人实战的平台就狭小些,导致一流人才流失过快,没有一流人才的集群扎堆,我们与国际一流眼科中心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葛院长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需要中国的政策法规能有所调整。例如在国外,大多数的好医生可在私人诊所兼职,在中国,好医生主要集中在公立大医院,现在医疗行内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允不允许医生兼职?
中山眼科中心未来发展:与国际接轨,规范化治疗
谈到对中山眼科中心,中国眼科医学的发展,有什么期许的时候,葛院长坚定地说,“打好基础,与国际接轨,真正做到规范化治疗。”
何为“规范化治疗”?葛院长解释到,就是所有人在不同地区,可享受到同样的医疗服务。举了个例子,在广州治青光眼是什么样的治疗服务,在偏远的山区,也应该是同样的治疗服务。在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做到这一步,无论是在哪个城市,都是来用同一套规范的治疗流程。简言之,就是“医疗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与临床路径”。
葛院长感叹,这是个长期艰苦的进程,现在中国医疗资源有限,单靠医疗机构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策来指导和投入,才能逐渐完成。
近几年,中国医改正如火如荼的进行,让民众看到了政府对医疗改革的决心,这是一个好现象。
后记
一家从两个医生、两张病床开始孕育,从50张病床起步的专科医院,经历了用尼龙丝做缝合线,请朋友打造设备的艰辛历程,经过五代人,50年的传承,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中山眼科中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眼科中心,确立了自己在国内眼科学中的位置,在国际水平的会议上开始“拿得出东西讲”了。不远的将来,中山眼科中心还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眼科中心。
中山眼科中心是中国眼科学60年发展的缩影,见证了中国眼科学从小变大,从弱变强的历程。
未来,我们期待中山眼科中心继续为我们谱写出新的篇章。
 ; ; ;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唐静)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