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中山眼科中心主任葛坚:从中山眼科中心的发展看中国眼科的发展

2009-11-17 09:00: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中山眼科中心,国家教委审核批准的全国第一个眼科学重点学科点,设有国内唯一一个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建设规模、医疗设备、人才梯队、医疗服务、学术水平,以及门诊量、住院人数、手术例数等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院区落成后,中山眼科中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眼科中心。

  从博济眼科教研室到中山眼科医院

  葛院长告诉我们,中山眼科的前身是博济医院(又称岭南大学医学院,现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1950年10月,中国眼科学界唯一一个在美国波士顿大学拿到化学博士,并在1929-1934年在当今世界最好的眼科研究所——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威尔玛眼科研究所(Johns Hopkins University,Wilmer Eye Institute)任研究员的陈耀真教授离开四川成都华西协和医科大学,举家迁回广州,与夫人毛文书一起任教于岭南大学医学院,陈耀真教授被聘为岭南大学医学院眼科主任。

中山眼科中心主任葛坚:从中山眼科中心的发展看中国眼科的发展

陈耀真与毛文书教授


  1953年,以陈耀真教授为主要创办者,岭南医学院眼科、中山医学院眼科、光华医学院眼科合并为眼科教研室。由陈耀真教授和毛文书教授担任教研室主任和副主任。那时候教研室发展到20多名工作人员,20张病床。到1964年,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有50多张病床的华南主要眼科诊疗中心。1965年,通过国家批准,政府筹建,广州眼科医院正式成立,成为中国第二家眼科专科医院。当时的眼科医院所在地就是现在中山眼科中心的1号楼,已有5个病区,135张床位。有资料表明,1965年9至12月的门诊量合计16514人次,入院人数629人次,手术量1899例,当时已颇具规模。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我国与国际眼科水平相比,还处于较落后水平。一方面由于经济较为落后,缺钱;另一方面,也在于人才的匮乏。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山眼科中心是怎样走过来的?

  葛院长回忆说,中山眼科中心的元老杜念祖教授提到有几个小故事,最能说明当时的困难及中山眼科人对待困难的乐观态度。

  当时医院的经费有限,一分一分都要数着花。为了节约费用,做白内障手术时使用的缝线,全部来自纺织用的尼龙丝。有一年,有位美国专家访问中山眼科,对当时全国角膜手术做得最多的医院居然使用尼龙丝来缝合,感到不可置信。这种自力更生,就地取材的例子在中山眼科发展的过程中比比皆是。

中山眼科中心主任葛坚:从中山眼科中心的发展看中国眼科的发展
中山眼科中心主任葛坚:从中山眼科中心的发展看中国眼科的发展

打着手电筒做手术

中山眼科中心主任葛坚:从中山眼科中心的发展看中国眼科的发展

条件简陋的研究室


  与全国医学界的同行一样,中山眼科在艰苦的年代,艰辛地一步一步的走过来。中山眼科的历程,也可以说是全国医学界的一个缩影。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邓小援主任医师龙岩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 幸宇坚主任中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 印根权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