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2008年 卫生改革亮点频现

2009-01-09 15:27: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北京市目前共认可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35个,三级医院均已纳入培训体系,并逐步扩展至基层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可容纳2000多名住院医师参加培训。截至2008年11月,北京市共有773名基层住院医师接受为期3年的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已有100多名住院医师完成培训任务并通过考核,回到基层工作岗位。

  主题词:政务工作

  河北 做好信访工作

  近年来,麻痹患儿家长信访已成为卫生信访的突出问题。河北省从完善政策、健全工作机制入手,积极争取教育、民政、财政、劳动保障、人口计生、残联、红十字会等部门和团体的支持,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处置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善后工作的实施意见,并会同财政部门出台了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补偿办法,促进了患儿家长信访问题的解决。

  从2008年起,河北省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经费200万元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了补偿经费的落实。2005年以来诊断的9例疫苗相关病例中,有8例已经落实补偿费用,并签订了一次性补偿协议。这项工作完善了救助政策,明确规定了疫苗相关病例诊断鉴定、一次性补偿、医疗康复、社会救助和宣传教育等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主动向当地政府报告麻痹患儿相关情况,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

  点评:卫生信访问题往往与两种情况联系在一起:一是已有明确政策但不落实引发矛盾,二是政策本身不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访问题兼有这两种情况。河北省卫生厅结合本省特点完善政策和鉴定补偿方案,抓住了解决麻痹患儿家长信访工作的关键。同时,河北省各级卫生部门和疾控中心在处理麻痹患儿家长信访问题过程中做到“一岗双责”,既抓好分管范围内的业务工作,也抓好分管范围内的信访工作,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福建 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福建省卫生厅制订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厅机关公务员学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一是把好信息公开目录修订完善编制关。二是稳妥把握信息界定规定,以“谁制作、谁保存、谁公开”为原则,将信息分为本部门信息和非本部门信息、政府信息和非政府信息;在公开和不公开属性区分上,把住信息公开不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底线关;在界定程序上把住各级审查关,设置公文办理与信息公开流程,认真界定每一件行政公文的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免于公开的属性和理由。及时完成了2003年以来的本部门所产生的信息界定、审查工作,力求做到信息界定审查不漏一件、不错一件。三是按要求梳理目录,确定主动公开的信息,及时受理依申请公开。目前,福建卫生信息网公开政府信息3615件。

  点评: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保障公民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与其利益密切相关的卫生信息,是卫生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卫生部门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更好为公众健康服务的具体体现。福建省的做法,可以看做是观念转变、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体现。

  主题词:公共卫生

  四川 抗震救灾显本色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卫生厅反应迅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指挥体系,迅速从省内调集卫生力量,统一调配赴川支援的国内外医疗卫生救援队伍。

  震后72小时,地震灾区集结的医疗卫生人员达3.58万人,其中四川省内3.1万人、省外4880人。2008年5月15日,医疗救援人员实现了对重灾区21个县的全覆盖;27日,医疗防疫人员实现了对重灾区县、乡、村的全覆盖。5月17日至31日,99架包机、21列专列和部分汽车投入到伤员转运中,10015名伤员安全、有序、成功地转送出灾区,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非战状态下最大规模的伤员转移救治。

  在这次救援中,我国医学界创造性地提出了“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救治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集中收治的3000多名重症伤员中,仅死亡24人。

  点评: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重大胜利,展现了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及军地医疗卫生系统的协同战斗力,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强大凝聚力,展示了医疗卫生工作者以救死扶伤为使命,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崇高品格和职业素养,同时也彰显了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卫生部门应急体系建设的显著成效和应急能力的飞跃。

  青海 绩效考核促疾控质量提高

  青海省卫生厅将绩效考核指标纳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年初目标责任书,每年评估考核,使各级疾控机构的干部和职工都能够自我加压,将绩效意识变为自觉行为。

  青海省成立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制订绩效考核工作计划,实施示范点建设并开展督导检查。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使青海省各地各级疾控工作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疾控机构有效地履行了公共卫生职能。

  点评: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其相关工作机构的绩效评估,是科学评价疾控工作落实程度,推动和促进各级疾控机构强化履行职责的重要手段。青海省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省,对绩效考核工作所做的探索可圈可点。

  浙江 专项资金保障基层卫生监督

  浙江省在完成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基层网络建设,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卫生监督网。该省省委、省政府将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设纳入到每年的“平安浙江”、“卫生强市”、“卫生强县”、“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中。各部门积极出台保障性措施,明确在乡镇设立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确保编制,落实经费,使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基本建设有据可依。

  截至2008年11月,浙江省已建立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302个,覆盖全省所有的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建成率达到100%。省财政设立农村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对新建的卫生监督派出机构进行财政补助,保障了基层卫生监督网络正常运行。

  山西 依托卫生院建乡镇卫监站

  山西省卫生监督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乡级卫生监督站的设置根据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由于该省各市县人口密度、经济状况差别较大,在制订方案时有的县采用了每个乡镇设一个卫生监督站,有的县则打破行政建制,采取几个乡镇设一个监督站的办法。

  目前,山西全省新增3601个全额事业编制,用于建立1200个乡级卫生监督机构。其中,504个乡镇卫生监督站已经建立。到岗的1700名乡镇卫生监督员都通过了该省卫生厅组织的卫生监督员资格考试。在乡镇卫生院人员多的地方,卫生监督员从卫生院中选聘;在乡镇卫生院人员少的地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乡镇卫生监督站的办公用房首先在乡镇卫生院现有房屋中解决,确实困难的由县卫生局协助解决。

  广东 职业病防治网络化管理

  广东省政府建立了省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主管卫生的副省长担任第一召集人,成员单位有卫生、发改委、劳动保障、公安等13个部门。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全省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重大政策措施,协调解决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难点问题。各有关审批部门对全省范围内各种存在或者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共同把关,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

  广东省还探索建立新型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模式,坚持防治工作向基层延伸,与基层社康中心、医疗门诊相结合,实现职业病防治工作网格化管理。该省建立了职业卫生风险管理模式,将企业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卫生防护与管理水平分级,卫生部门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对企业实行分类监管。此举突出了重点,提高了效率。

  点评:加强卫生监督网络建设是完善基层卫生监督执法、保障基层卫生工作秩序、促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环节。浙江、山西两省在建立完善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和在乡镇派驻卫生监督人员的制度上,有想法,有做法。广东省将对职业病的监管延伸到基层,探索了新型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模式。

  建立覆盖城乡、统一高效的卫生监督体系,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提高卫生执法能力的重要任务之一。各级政府要把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纳入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来,因地制宜促进执法工作重心下移,使卫生监督工作更加贴近百姓,真正做到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