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人大代表张志愿:医改是一个全世界的难题

2008-03-11 14:49: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张志愿和仁济医院副院长陈芳源与您交流“对新医改方案的认识以及如何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话题。

  所以上海要改善它的投资环境,因为我们上海没有其他的资源,更重要的是人才,人力资源,所以要改善它的环境,第一硬件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个是教学。事实上对三级医院,加强对它的投入,改善它的硬件条件,同样也要改善它的软件,因为我们这样的医院也要留住人才,没有一定的经济保障,留不住人才。我们有了顶级的人才有良好的医疗条件,就可以更好的服务上海,甚至更好的服务全国。所以我的看法,像我们这样的医院有两种病人,一种情况是非常有经济实力的,另外一种是非常贫穷的。像外地的一个病人来了,他最起码三四个亲属跟来,要住宿、要购物、要去旅游,所以提高我们上海的综合服务能力也很相关的。

  [嘉宾陈芳源]答:我们必须给他做好服务的保障,高精尖的医疗也要提高。

  [主持人]:两位代表也是把医疗的问题放在大环境当中来讨论。

我们知道这次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有一个特别让大家关注的一点,可能也是相对来说比较敏感的一块就是医药费。大家都说是看病难、看病贵,体现在看病贵上面。这次也有人说,现在医药费用,将来是不是可以真正做到老百姓看病能够便宜下来?

  [嘉宾陈芳源]答:医药分离应该说这是行政部门在考虑的问题,但是这个有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医药费的事情涉及到医疗卫生里面整体的改革过程。

  过去我们说完全的医药分离现在还不行,为什么?就像我们三级医院,在我们技术服务这一块,它收费非常低,比如说我们心脏开一个要几万块钱,我们可能同时要四五个医生,但是他整体的手术费就三千多块,我们的人力成本非常低,我们的病人住一天医院他就收36块钱的住院费,但是我们医生的人力成本,我们整个住房方面的支出,水电煤的支出非常高。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在三级医院还是需要一部分药方面来贴补医疗方面的支出。但是最近两年药物降价之后,医院在这方面的收入已经下降了。所以要真正完全做到医药分离的话,政府必须加大对医院的投入,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医药分离,否则如果不能保障医生的基本收入,那么我们更谈不上医学的发展,根本就谈不上让医生全心全意的为病人服务。所以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需要一个过程。

  [主持人]:这一点张院长是不是也有共鸣。

  [嘉宾张志愿]答:陈院长也谈了,我们作为人大代表也要关心民众,但是我们作为医生也要关心到医生生存的问题,因为人性化是两个问题,对老百姓要人性化,但是对医生也要人性化。所以我觉得市政府对我们这样的三级甲等医院并没有强调,这次药的零差价只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提到我们三级甲等医院,那么作为三级医院到底怎么来看这个问题,但是有一点我非常同意刚才陈院长的观点,就是它是一个逐步推进的、慢慢推进的过程。最终我认为一定还会走上正规之路,还是一定要分离,因为根据我们中央的政策,根据卫生部陈部长的报告,和一些方案来看将来医药分离一定会做到的。

  但是在分离的同时我们也真心的希望政府要考虑到体制,一定要有另外一个机制。比如说做一个心脏手术,在过去的时候讲不好比,但是我们不能和过去比。但是最起码他成本,还有医生自身价值的体现,因为这是一个高端的技术,如果这个技术体现不出来,医生也觉得没有什么价值。所以我觉得医生非常辛苦,尤其是刚毕业大学生的,他说我同样考进交通大学七年制的医科学生,考分比考进交通大学工科四年制的学生的分数还要高,但是四年只有的学生毕业以后找到好的单位一般都可以找到,交通大学工科毕业的学生一个月五六千,甚至七千都有,但是一个七年制毕业的交通大学的医科学生一个月收入三千块钱都不到。

  [嘉宾陈芳源]答:一年365天,去掉节假日我们的工作是265天,但是去年我们的工作天数是345天,为什么?因为我们是24小时的,轮流制的。我们医生工作都非常地辛苦。

  [主持人]:说到这一点,两位代表谈到了医生本身的难言之隐,希望得到市民的和广大网友的理解,刚才说到医药要分离,和医疗服务是有关系的。

  [嘉宾陈芳源]答:同工同酬。

  [主持人]:我听说政府会加大对医院的投入,会有上千亿元的,如果政府真的这样投入下来的话,两位觉得会不会有很大的提高呢?对医疗体系或者说医疗事业有支撑呢。

  [嘉宾张志愿]答:发改委下面有一个申康管理研究院、管理研究中心,我是从1998年开展当院长的,我们医院的变化事实上就是在这几年中,政府在改变医院硬件方面的投入力度是相当大的。没有这样的投入,也不会达到现在这样的水平。在非常辛苦的条件下应该创造一些条件,但是这几年当中看看九院、看看仁济医院,现在的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大的改善。所以你刚才讲到投入,实际上政府部门应该投入,但是这个投入一部分是硬件解决方面,还有一部分是像我们刚才讨论的是软件,这个问题不是我们两个人就可以讨论清楚可以解决的,这需要很多的部门调查研究,而且要经过卫生部好几个方案提出来。医改这是一个全世界的难题。

  [主持人]:不管是医还是患都希望这个情况发生变化。刚才说到医改,还有一部分是医保,医保也是关乎民生,任何时候都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那么新的医保制度,刚刚陈院长谈到了一些,全覆盖了,那么有一些细致的或者说具体的内容上,有哪些区别。

  [嘉宾陈芳源]答:现在包括在职职工,包括自由职业的居民都得到了保障。比如说以前没有工作的,一些老年人,在家的,为这些人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特别是像70岁以上的老人,他没有管理,应该说他每年只要支付240元,门诊就可以享受到70%以上都是公费可以报销,他只要出一小部分就可以,这是针对老年人。还有针对中小学生,中小学生大家都知道,拿了看病的单子还要跑到单位去报销,现在都用不着。现在也是一样的,自己建立医保卡,然后支付端支付,然后另外一端医保就直接支付了,也用不着拿着帐单到单位去报销了。这就是医保降低了老百姓的费用。

  [主持人]:这次在涉及到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上,我们也设立了百姓议案的栏目,上面我有看到也有人说,他们当年是响应了国家的号召,把青春和热血洒在祖国的建设上,他们当时是支边,现在回沪了,这一部分人是不是可以纳入到这一部分受保人群当中,他说他是现在的户口还是在外地。

  [嘉宾陈芳源]答:这些问题,有些到农村去的,关键是有些人的户口在当地,或者说在当地安家了,他现在在上海工作了,但是由于他的工作单位还是在原地,比如说在黑龙江,应该由那个地方帮助他建立,但是可能省市有自己的意见,有的省市是这样规定的,在当地建立医保以后,在上海地区可以一个三级医院、一个二级医院,一个一级医院看病,你只要跟当地的医保局讲一下,他在这里发生的费用可以到当地去报销。

  [主持人]:看到一个情况,这边的医疗费用高一些,但是当地的医保费用并不是很多,所以这一部分的利益被损害了。关于这个群体或者说这个问题,代表之间有没有关注这个问题。

  [嘉宾陈芳源]答:这个问题上海全民医保覆盖也是近年来才刚开始,所以针对的就是上海市区的城镇户口,所以对这一部分还有一个国家统筹。以前前面代表也有一个建议,是不是全国的医保可以联系在一起,比如说在浙江一带的,我浙江的医保卡在上海也可以使用,然后和浙江地区进行一个网上的联络。我想这个建议非常好,可能还要涉及到全国医改之后全国医保网络互联,然后想到将来慢慢地会做到这样。

  [主持人]:真的互联了以后还有一个加强管理的问题。我看到还有一个网友问到,他是只工作了三四年的年轻人,他每年医保卡里面的钱真的不多,生一个病配一点药就花完了,这一部分年轻人他医保的情况会不会有所改善呢?这次医保制度方面的。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