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tomedicine:多组学方法观察真武补气汤对慢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采用多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相结合的方法,探索真武补气汤对实验性小鼠结肠炎的全身作用及其机制。
2022-04-08
JCEM:血清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关系
该研究支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导致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因果关系,但该研究没有证实血清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其潜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2022-04-07
Lancet Rheumatology:英国生物库中痛风和COVID-19诊断和死亡的风险: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
痛风是英国生物库队列中COVID-19相关死亡的风险因素,痛风女性的风险增加,这是由独立于痛风代谢合并症的风险因素驱动的。
2022-04-07
ARD:2021年欧洲风湿病学协会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和管理自身炎症I型干扰素病(CANDLE/PRAAS、SAVI和AGS)应考虑的要点
由风湿病学家、神经学家、免疫学家和遗传学家等组成的工作组就自身炎症性干扰素病CANDLE/PRAAS、SAVI和AGS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长期监测制定了4个总体原则和17个要点的共识和循证指南。
2022-04-07
ARD:使用生物 DMARD的RA患者队列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风险:来自四个北欧国家的结果
与一般人群相比,使用生物类疾病改善抗风湿药(bDMARDs)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率较高。在常规护理中使用时,ACS 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风险在各bDMARD之间差别不大。
2022-04-07
Cell Metab:肝骨轴缺陷促进肝性骨营养不良疾病的发生机制
南京大学医学院蒋青教授研究团队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薛斌教授团队、南京医科大学李朝军教授团队、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陈棣教授团队合作,在肝性骨病发生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
2022-04-06
Dig Dis Sci:可穿戴生物传感器可以预测 IBD 患者肠道手术后的住院时间
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不能正常吸收进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加上肠道炎症或服用的药物可能造成食欲不佳,因此炎性肠病常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2022-04-06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睡眠体位疗法可有效缓解夜间胃食管反流症状
使用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睡眠体位疗法可促进左侧卧位睡眠,并有效缓解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夜间反流症状。
2022-04-06
Dig Dis Sci:胆汁酸腹泻患者血清和回肠末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明显下调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由胆汁酸引起的腹泻传统上被称为胆汁酸吸收障碍;然而,这种描述并不完全正确。在回肠疾病中,胆汁酸吸收障碍也是如此。先天性胆汁酸吸收障碍机制被识别时,最初称为胆汁性肠病。
2022-04-06
Dig Dis Sci:小儿克罗恩病患者在接受诱导治疗后疾病临床活动与内镜严重程度不一致
克罗恩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多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
2022-04-02
Dig Dis Sci:Galectin-4可以作为新生儿肠道损伤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为一种获得性疾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肠黏膜损害,使之缺血、缺氧,导致小肠、结肠发生弥漫性或局部坏死的一种疾病。
2022-04-02
Dig Dis Sci:减肥手术后 30 天再入院: 原因、对结果的影响和预测因素分析
减肥手术,又称肥胖症手术,指针对严重肥胖人类,以减肥为目的的一系列医疗治疗手段。美国通常通过植入设备控制胃容量,例如:胃束带、胃内水球,或者物理缩小胃容量,缩胃手术或者是缩短小肠,胃旁路手术等。
2022-04-02
ARD:系统性狼疮国际合作诊所 (SLICC) 初始队列中抗核抗体ANA的纵向分析
在近期发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中,三种抗核抗体(ANA)检测显示出具有高比例阳性和滴度或吸光度单位的可互换性。然而,在5年多的随访中,ANA检测性能存在适度差异。
2022-04-02
ARD:根据SLE患者I型干扰素基因特征和临床亚组分析Anifrolumab疗效和安全性:两项III期试验汇总数据的事后分析
本研究支持anifrolumab (与 I 型干扰素受体亚基1结合的人源单克隆抗体) 在一系列中重度SLE患者中的一致疗效和安全性。
2022-04-01
Front Pharmacol:龙藤汤通过调节2型固有淋巴细胞促进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滑膜炎症的消退
探究龙藤汤是否能通过调节ILC2的免疫应答机制促进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症的消退。
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