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炎症性肠病(IBD)如溃疡性结肠炎(UC)可以通过药物缓解(消炎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目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存在明显的缺点,如副作用、高成本、复发、甚至恶化。从中医角度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来管理和治疗IBD是有必要的。
真武补气汤(ZWBQD)是由真武汤(ZWD)改良而来的中药配方,由茯苓、白芍、白术、姜、党参、黄连等组成,可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之前的研究报道了ZWBQD减轻了右旋糖酐硫酸钠(DSS)诱导小鼠结肠炎。然而ZWBQD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分子靶点,以及治疗结肠炎作用的信号通路尚不清楚。
目的:了解ZWBQD对实验性小鼠结肠炎的全身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DSS组、不同剂量ZWBQD组(7、14、21 g/kg/d,相当于临床用量0.71、1.42、2.13 g/kg/d)和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50 mg/kg/d)。采用3个周期1.8% DSS诱导慢性结肠炎,试验周期为30天。
采用Luminex法测定结肠匀浆中TNF-α、IL-1β、IL-17A和IL-6的浓度。基于植物化学分析结果和网络数据库(TCMSP和TCMID数据库)构建预测靶点-信号通路数据库,收集靶点并导入到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利用STRING数据库(http://string-db.org)分析预测靶点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并构建靶点-信号通路数据库。
采用RNA测序、蛋白免疫印迹和肠道菌群检测,研究ZWBQD对DSS诱导的慢性大肠炎小鼠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
结果:ZWBQD通过调节PI3K-AKT、MAPK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DSS诱导的大肠炎小鼠结肠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此外,ZWBQD能显著改善DSS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和色氨酸分解代谢异常。
结论:该研究采用多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ZWBQD对DSS诱导的小鼠慢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该研究发现,ZWBQD对小鼠慢性结肠炎具有明显的抗炎和保护作用,并鉴定了ZWBQD的主要植物化学成分。
ZWBQD作用的药理机制与抑制结肠组织中的“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以及调节肠道微生物代谢有关。此外,该研究中描述的多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综合方法可以应用于未来的研究中,评价补充和替代药物的治疗效果和药理机制,如中医药作为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新疗法。
文献来源:
Zhai L, Peng J, Zhuang M, et al.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Zhen-Wu-Bu-Qi Decoction on dextran sulfate sodium-induced chronic colitis in mice assessed by multi-omics approache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Feb 25]. Phytomedicine. 2022;99:154001. doi:10.1016/j.phymed.2022.154001
作者:紫菀款冬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