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殊的地位一定程度上代表未来与方向。
任何领域都有发展规律,要看清未来的影子和昨天的痕迹。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雷海潮
药品加成:临时政策用了61年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药品加成”是一项临时性的经济补偿政策。
“药品加成”不是在公立医院成立时就有,而是在特殊历史背景条件下诞生。建国后,公立医院的涌现超过了财政所能承受能力,作为一项临时性的经济补偿政策“药品加成”应运而生。只不过这个临时性政策,一不小心用了61年。
“药品加成”政策具有临时性和制度设计缺陷,它把全民兴办卫生事业的责任转嫁到部分患者身上。
2017年,改革开放40年前夕将其取消,有些人还很留恋,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我们就会对这项决策自觉认同,不再抱残守缺。
中国医疗保险的门槛必需要过,要尽快做到全国统筹。
打破待遇不均衡局面、改变分散制度体系是个非常艰难的工作。
异地结算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保险统筹资金层次太低,层级提高到省级,基本上跨省异地结算就可以迎刃而解。据相关数据表明,跨省异地结算报销只占异地结算报销比例的1.3%,提升资金统筹层次是改革的根本任务。
三级医院不能再以床为傲
多建三级医院,尤其是综合医院,我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呼吁与请求。有地方主政者把建大医院当作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标志,这点我不认同。
从国际视野上来看,任何国家都没有财力通过依托三级医院实现全民统一健康覆盖,大医院的运营成本、支持成本都很高,把资源、把重点投入集中在三级医院,任何国家、城市都不能承受,这样的医疗更不可持续。
发展床位的概念很落后,国际社会人没人再以千人口床位数引以为豪,当作卫生事业发展的参数。
包括大医院的诊疗数量都需要辩证去看,国家举办卫生事业,不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够每人一张床躺在医院,保持民族健康和社会活力这才是最终目标,前端预防与保健服务很重要,要让老百姓少生病、少去医院。
现在大家都在做量,门急诊量、住院量、手术量……这是非常危险事,系统性失误。
北京医事改革效果明显
2017年,北京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设立医事服务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成效明显。
一年来,三级医院诊疗量下降10%,减少2000万诊疗人次,基层诊疗上涨16%,这是一大亮点。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取消“药品加成”后,仍然没有扭转三级医院诊疗量增长过快的势头,全国范围内三级医院上涨了7%,基层诊疗为2%。
从费用角度来看,通过设置建医事服务费建立了医疗机构新的补偿机制,基本上能置换、弥补取消药品加成后的损失。
图为讲者PPT,《医学界》现场拍摄
图为讲者PPT,《医学界》现场拍摄
北京大医院要改风向
近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全文正式发布。其中明确了北京的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到2035年,北京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北京的医疗事业发展也要围绕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市属大医院的发展方向和理念,不能再继续围绕门诊量、住院量,要发展疑难重症服务,围绕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知识扩散为重要内容。北京市属医院几乎没有超过1500张床位,对于单体医院控制非常严格。
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将专门拿出一定床位开设研究性病房,研究性病房不设经济指标、收入指标,以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作为目标。
即将投入使用的天坛医院新址,占地面积425亩,为原址的4倍,我们的初衷不是通过面积增加强化门诊服务水平,更瞄准的是科研方向。
北京未来三级医院将围绕研究型科室、研究型病房做好功能强化,发展研究型医院太远,国内目前没有能与之匹配的医院,因为现在的政策环境和激励政策都不是围绕这个来做的。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