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霉改水防肝炎”七字口号
当时,肝癌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4个高发点为:江苏省启东市和海门市,福建省同安市, 广东省顺德市 ,广西省扶绥市。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地区有共同特点:温暖、潮湿, 每10年气温在30 ℃、相对湿度在80 %以上的天数大于300 天;居民曾饮用或还在饮用闭锁水系的水或沟塘水。
而针对这些地方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和藻类毒素可能是决定肝癌在沿海地区高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气候潮湿,食物容易霉变,启东市和扶绥县两地的居民都以玉米为主食,在物质贫乏时期,居民会食用霉变的玉米,而霉变的玉米会会产生一级致癌物——黄曲霉素。在启东的一项人群队列研究发现,肝癌发病前8个月的尿液中,可以检测到黄曲霉毒素B1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M1,含量大于3.6ng/L 者发生肝癌的相对危险度为对照组的3.3倍。
除了黄曲霉素,1973年,我国流行病学奠基人之一苏德隆教授提出饮水污染也是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有微囊藻生长, 藻细胞破坏就会产生微囊藻毒素。
1994年对海门市1000份不同类型水样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小河水和沟塘水中微囊藻毒素含量最高,浅井水含量较低,深井水含量基本为0。1983-1974年针对77682人的队列调查的结果显示,曾饮沟塘水的居民肝癌相对危险度有明显提升。
研究结果给政府肝癌防治工作提供了直接的指导,“防霉改水防肝炎”七字口号被提了出来。
在启东、扶绥县,上海崇明、南汇等地,居民主粮由极易霉变的玉米改为大米。饮用沟塘和小河水的地方,也开始改水工程,居民开始饮用深井水或自来水。
但是黄曲霉素和藻毒素不是最可怕的。在中国,病毒性肝炎对于肝癌的病因学作用十分明显,特别是乙型肝炎。
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附属肝胆外科医院资料显示,1960-1996年手术治疗的3932名肝癌患者,乙肝感染率超过90%。
1987年到1989年上海市区所有1520例肝癌住院病人中,有1100例HBsAg阳性,有820例有慢性肝炎史(其中部分是交叉的)肝癌患者中,乙肝病毒阳性病例占比超过了70%。当时乙肝病毒的检测技术还不十分敏感,事实上肝癌瘑病人中乙肝病毒阳性病人的比例在90%以上。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由此被称为一条不归路,乙肝感染者中,每十年里,就有5%的人将走完这条不归路。
杨秉辉关于“肝癌高危人群研究”课题也有了结论,“在上海市,40岁以上,HBsAg阳性或抗HCV阳性或有慢性肝炎史的人群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我国作为乙肝大国,乙肝患者占了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而85%的肝癌患者又伴有乙肝,这让不少乙肝患者开始担心自己离肝癌有多远?乙肝患者是不是摆脱不了“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命运,在这次的癌症真相与误区中,我们请来南方医院郭亚兵教授为大家解答疑惑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