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肝癌狙击战:40年,上海肝癌发病率下降近50%

2019-04-30 10:53:54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肝癌近半个世纪的防治经验和成果,或许可以给公众一些信心,癌症确实是可以预防的。

  肝癌大普查开始了

  专家们刚刚到启东时,因为当地肝癌高发的病因尚并不清楚,当时也缺少“高危人群”的概念,只能对所有的成人进行大规模的肝癌普查。

  杨秉辉记得,当时他们到江苏农村、上海的工厂,只要18岁以上的工人农民,不分男女,都进行甲胎蛋白检测,“通过验血的方法,成本很低,大概几毛钱。”而且,在“为贫下中农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政治号召下,当时卫生机构组织的检查都不收钱,这让大规模的普查成为了可能。

  和启东相隔不到100公里的上海,从1972年起,开始用测定甲胎蛋白反向间接血球凝集技术(简称“血凝”)进行肝癌早期筛查。一篇1977年发表于《肿瘤防治研究》的文献记录,“此技术灵敏,简便,故适宜于大人群普查 。1974年我们(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与本市某二局系统广大工人医生,组成以工人医生为主体的肝癌普查小组,采用血凝方法检测甲胎蛋白,对本市115101名职工进行了肝癌普查 。”

  然而这项针对115101名在职职工的甲胎蛋白血凝法普查,只发现了20例高滴度血凝阳性肝癌,肝癌检出率为17.4/10万。“普查效率低的问题显现了出来,到了80年代,我接受了国家科委的一个“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哪些人更容易得肝癌,肝癌高危对象的概念被提了出来。”杨秉辉说。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杨秉辉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肝肿瘤内科

杨秉辉,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山医院院长,多年来从事肝癌的临床研究工作。曾主持国家科委“八五”科技攻关课题,负责编写我国“肝癌筛查的技术方案”,是我国肝癌筛查工作的主要开创者之一。1985年因“小肝癌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1年因“肝癌二级预防的评价”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近十余年来积极推进全科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并热心医学科学普及与健康教育工作。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临床医学评议组召集人,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上海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等职。主编《肝胆肿瘤学》、《原发性肝癌的研究与进展》、《内科治疗矛盾》、《现代内科学进展》、《全科医学概论》等专著及《家庭保健百科》、《战胜癌症》等科普著作计50余册,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科普文章近千篇。

相关专题
癌症的真相与误区第27期:乙肝致肝癌吗?

我国作为乙肝大国,乙肝患者占了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而85%的肝癌患者又伴有乙肝,这让不少乙肝患者开始担心自己离肝癌有多远?乙肝患者是不是摆脱不了“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命运,在这次的癌症真相与误区中,我们请来南方医院郭亚兵教授为大家解答疑惑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 周南南副主任医师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 向晓玲副主任医师绵阳市肛肠病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