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第三届中国医药产业投融资高峰论坛上,兴业证劵研究所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员王晞对我国医药产业现状做了分析,其中,对仿制药的未来发展,他强调,我国制剂出口前景光明,医药企业不可忽视。
原料药市场遇瓶颈,制剂具有更加附加值
目前,全球多个医药企业面临专利药到期难题,随着这个形势的发展,给全球仿制药市场带来了广大空间。国际仿制药规范市场不仅市场空间巨大,而且由于进入壁垒较高,其药品销售的价格远高于非规范市场。
目前,中国在原料药出口方面对全球医药市场具有突出贡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原料药出口国,2009年原料药出口额高达165.6亿美元,占据了全球原料药市场的半壁江山。可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国由于国家产业政策不支持、部分原料药企业开始转型等缘故,原料药未来的发展将会遇到瓶颈,再加上某些原料药领域已经形成了国内企业垄断的现象,原料药成长空间有限,盈利波动大,想要在原料药出口上进行突破,具有相当高的难度。
为此,王晞表示,不能只执着于原料药市场,应该更关注制剂药的发展。他表示,原料药制成制剂后,其产品会更加具有价值,其增值倍数可以高达甚至超过500倍,国内的原料药企业应该适当地向下游延伸,转型成为制剂生产商。
制剂已经走出国门面向国际
其中,王晞就表示,目前我国的制剂出口比例不足,甚至是严重偏低。2009年我国制剂的出口额仅仅为11.98亿美元,远远低于原料药的出口额。而在这方面,我国已经更多的向印度学习,在印度,制剂出口已经成为印度医药企业走向世界的支柱,各种研究表明,制剂出口是特色原料药企业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我国的医药企业则应多学习,需要将原料药发展成为制剂,更已经迈出国门,走国际化道路。
首先,国内化学仿制药市场的规模在400-500亿美元之间,国际仿制药市场规模接近1500亿美元,市场容量要远远大于国内市场,这就意味着这个市场还有极其可观的增长空间。其次,国内的医药市场集中度低,国际市场市场化程度高,企业不应该只局限于国内市场。同时,制剂出口也有利于国内招标定价,面对药品降价这个大局势,如果一个企业能去的欧美等规范市场的准入资格,则对国内药品招标定价非常有利,可以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以此同时,国家也在政策上给予了一定的扶持。2010年10月的《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中就有明确内容指出,要支持国内企业实现制剂出口,而且,较高的出口退税率、在国内招标中的定价优势,是吸引国内企业进行制剂出口的重要因素。在成本上,我国也具有极强的优势。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上,中国就凭借低成本优势,在研发外包和原料药等领域占据了一定优势,而这样的势头也势必延伸到制药企业中。
在各种对比之下,原料药企业则已经好好审视下这个市场,通过海外制剂的认证、国际合作等方式,使企业有所突破。虽然目前在这方面,尚未有国内制药企业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是,制剂出口市场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