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9日召开的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上,来自上海中山医院的汪晞教授引用大量研究及数据证实并强调了他汀在卒中二级预防中的重要作用。
汪晞教授介绍说,我国的慢病防治工作不容忽视,对卒中的防治更是至关重要。有数据显示,我国卒中导致的死亡占全部疾病总死亡率的19.9%,国家也为此承担着严重的经济负担。然而,卒中是可防可控的疾病,做好卒中的预防、筛查、医疗干预等,是可以大大降低卒中的发生机会的,比如控制血压、胆固醇,积极应用他汀类药物等。很可惜的是,虽然我国血压与全球血压水平下降趋势保持了一致,但我国胆固醇水平却与全球胆固醇水平背道而驰,在他汀类药物应用方面,也远远不足。
针对他汀类药物应用不足的问题,汪晞教授强调他汀管理需要规范的二级预防“三步走”的策略,既注重对所有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实施ASA策略;对有条件的做血管检查的患者寻找动脉粥样硬化证据,强化治疗策略;有能力进行卒中分型者应进行个性化治疗策略。
汪晞教授说,他汀、抗血小板、降压药物一起成为卒中二级预防的基石,这不仅是因为2008 ESC指南和2011 ESC/EAC指南均强调,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推荐使用他汀,更是因为国外多项研究证实,所有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都应该考虑处方他汀,包括无明显动脉粥样硬化证据的年轻卒中患者。在用药后斑块依然进展的患者,应予以强化治疗方案,包括降脂、降压、降糖和抗血小板治疗。学者研究表明,卒中治疗从干预危险因素达标到强化治疗干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可显著逆转斑块、减少颈动脉微栓子并显著改善预后。因此,积极检测斑块对针织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意义重大。
指南已经就绪,实践仍需努力——汪晞教授以这样的话结束他的精彩报告。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辉)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