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药业是一家拥有50年制药经验的老牌企业。产品结构中以处方药为主,有100多个品种。企业整体销售额有5亿元规模。
A药业现有销售队伍400多人,分为普药线和新产品线两大部门。普药线销售核心品种,集中在心血管领域。其中高血压品种V是拳头产品,占公司销售额的80%。新产品销售部门主要负责内分泌新药,从2008年才开始运作。
V品种是仿制化学药,依靠剂型领先、价格便宜、上市时间早,取得了先发优势,跟在原研厂家后面分食市场,多年来一直是该通用名药物的知名品牌。近年来销售额始终保持在4亿元的规模。
但近来企业遭遇到了困境,产品几乎没有增长。经分析,主要原因包括:
1.医院终端停滞不前。2007年以前,零售与医院的回款额比例大约在4:1,现在已经发展到7:1。这表明,医院终端工作发展不顺利,新消费者的比例在下降,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危机信号。
2.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原研药厂家利用品牌、学术优势、公关活动,开始向中低端市场发起冲击;另一方面,同一通用名药物的各种剂型,开始发力竞争,争抢市场。
3.价格体系混乱、窜货问题严重。很多地方代理商把V产品当作现金用,渠道价格体系混乱,窜货现象很严重。
当然,在整体的销售体系上,A药业有比较好的基础。商业客户有300家左右,在全国覆盖2000多家医院。而且V产品经十余年的销售,形成了较好的品牌忠诚度。
以此为前提,A药业形成了如下的解决思路:
1.针对V品种的销售上量问题。一是要加快分销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开发空白地区、扩大覆盖面,向更广阔的市场要效益,特别是县镇级市场;二是做电视广告,进行品牌提升和做形象。
2.针对V品种单一、产品进入衰退期的问题。从企业品种中,筛选第二个产品,以形成多产品梯队,保证企业能安全发展。企业瞄准的是一个OTC药品,准备在央视投广告,其目的是以产品带动公司形象,通过公司品牌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同时,OTC销售队伍建设也摆在日程上。
您认为A药业的解决思路正确吗?在加强分销、品牌广告、OTC营销三者中,如何取舍和平衡呢?
从OTC领域获得新生
点评:王震
现有的产品组合合理吗?
2/8法则随处可见,V品种的贡献就是一个例子。但危险之处在于:一旦外在环境变化,V品种遇到威胁,公司的经济支柱就会受到动摇,这正是吊在一棵树上,令人担心。身边有几棵树可以选择,这些树或许树干粗壮,或许正在茁壮成长,或许是一颗新苗,当粗壮的树干老朽时,茁壮成长的树干已经变得膀大腰圆,可提供另一个抓手,如此类推,新苗也有膀大腰圆的一刻。
毋庸置疑的是,V品种就是这颗膀大腰圆的粗壮树干,但茁壮成长的树干在哪里?也许,该公司有意让内分泌新药茁壮成长,但事与愿违。笔者认为,该公司在内分泌领域不具备优势,所以内分泌新品上市两年来,没有顺利进入成长期。这个成长期产品的空缺最好由另外一个心血管产品填补,如此可以利用该公司在心血管领域的优势,比如产品运作经验、V品种品牌及公司的知名度、专家网络及市场资源等,也有一些现有的心血管品种可供筛选,新品种未必都是新研发出来的新药,也可以是既有品种。
也许,开发一个新客户成本是老客户的5倍,这个数字或可增可减,但内分泌新药的销售现状告诉我们,投入是很多的,产出是较少的,没有充分利用到资源或许是原因之一。
一个好的产品组合包括问号产品、明星产品和金牛产品,产品组合即我们通常所称的产品阶梯。问号产品处于导入期,明星产品处于成长期,金牛产品处于成熟期。完善的产品组合,不仅能让公司的销售收入持续增长,也能保证公司的经济安全。成长期产品,是公司收入增长的来源;成熟期产品,是公司收入的保证;导入期产品,是公司收入的潜力股。在该公司的产品结构中,V品种提供了收入保证,内分泌新品只不过是潜力股,由于缺乏成长期产品,该公司没有销售收入增长,说明该公司的产品组合不合理。
下一个渠道是什么?
零售渠道做得好,或者医院渠道做得好,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都会导致零售与医院的回款比例增加。从V品种的销售现状分析,应该是零售渠道的自然流向或者人为力量,推动了这个比例的增加。不管是哪个原因,OTC销量增长的事实告诉我们:下一个渠道就是OTC。延长成熟期口服药生命周期的方法之一,就是让产品进军OTC渠道。
V品种进军OTC。其一抓住了天时,V品种生命进入成熟-衰退阶段,此时产品特征已经淡化,品牌知名度甚至忠诚度已经形成,患者已经能够摆脱医生,自行做出购买决策,而V产品品牌能够对患者购买决策施加影响;其二抓住了地利,从购买过程来说,药店本身就比医院具有便利性;其三抓住了人和,长期运作医院所拥有的广大患者网络,在品牌知名度及忠诚度的驱使下,药店里有V品种,客户群至少不会流失。
该公司下一步想选择县镇级市场,笔者认为不是最好的方法。去县镇级卫生院就医的患者中,有几个知道V品种品牌?而V品种长期积累的客户有几个会去县镇医院买药?因此,除了社区医院之外的第三终端,无法利用V品种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及固有市场资源,但药店恰好相反。
进军OTC就是顺势而为,“老树发新枝”的含义也不是逆天而行。由单跨品种向双跨品种转化,是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重要手段,还要紧盯着原研药的动向。外企都有这种例子,比如开瑞坦进入OTC。从某种意义上说,时间就是金钱,谁先进入OTC,谁就多挣钱。
与其瞄准某个OTC品种,不如瞄准V品种,在OTC领域投入强化V品种品牌,从而带动公司形象,达到公司的目的。在药店操作一个新药,对V品种的影响是缓慢和间接的,而且要考虑到投入产出比,这又是“开发老客户和新客户成本的”问题。
V品种还有哪些潜在价值?
就V品种在医院销售而言,除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把市场做深做透外,也要去创造资源。V品种追随原研药,但原研药并非十全十美。因此,“走自己的路,让原研药说去吧”,就是一个思路。
从产品角度看,我们可以思考有多少没有推广或者没有推广好的适应症?医生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中,是否摸索出新的适应症和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是否是一种可能?产品的剂型是否全面,能让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和急诊患者都受益?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微信,在药店O2O模式下,已经开始成为医药电商抢夺的又一个营销阵地,药店微信营销的小时代开启。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