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不是制造业
据我所知,倒闭的企业大多数都是落后生产力的小工厂,我们的汪洋书 记就已经明确表示:政府不会去拿钱救市,更不会救落后生产力的小厂。保健品市场丝毫没受的金融海啸的影响,第三季度的市场还稳中有升,像安利、李锦记就大量增员,加大对销售市场的投入。
我门政府要有信心,企业要顶住
美国的金融海啸就像2003年的SARS,肯定会全球性扩散,但对中国影响不会很大。因为中国的银行保守,金融体制陈旧,所以中国负债率低,资金充裕,流通性强而且足。正是因为保守,中国就像在一个孤岛上,这场传染啊!不会来到岛上。有些企业倒闭,那是企业家心里受到了影响,他们认为这场灾难会到来,会持续很长,所以在压力下破产或逃亡。所以我认为信心比资金还重要。
舆论导向有些偏,宣传太悲观,不够自信
很多媒体纷纷转载外国媒体的关于经济方面的负面报道,还有一些经济专家的访谈,都过于忧虑和悲观,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是那样,总是建议企业去转型,有些政府官员也这样建议,企业就拿不定注意啦!有些企业还处于高增长期,也来“未雨绸缪”加大对新项目的投资,跨行业的兼并,现金流量不足,银行捂住钱袋子袖手旁观。
顺德比东莞情况乐观,其主要原因是,顺德是家电、家私生产基地。内需是完全可以拉动的市场。东莞很多是科技产品,需要出口,出口国需求下降,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是靠借订单活着的小企业,如零配件,灯饰呀,鱼缸等。
保健品可满足内需,完全是自产自需
保健品行业起源于80年代末,医疗保健没保障时,老百姓会存够自己的看病和保健的钱,不会看病的钱拿出来旅游或吃大餐,只有保健品他会去拿出本来就该花的钱去买。
保健行业应该逆势而上,加大对市场促销费用的投入,乘很多人才事业之际,网络人才签订长期合同,打造坚强的架构,做好人才储备。
(责任编辑:黎颖瑜)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保健产品不“保健”甚至会有害健康?该消息一出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又敲响了警钟,老百姓又少了个健康保障。那到底保健品还该不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