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26日医师节,对于中国广大医生来说,却难言欣喜,更多的是五味杂陈。
这一天,“白衣天使”的荣耀归来,媒体赞歌响起,贴心的医学生和患者会送上鲜花……
然而这只是光鲜的一面,另一面却是,医师节并不是一个法定的行业节日,仅为行业协会的倡议,医生还要照常上班、加班,社会知晓度也不高,甚至连一些医务工作者都不了解或不认可。
这一切还要从中国医师节的来源说起。
关于医师节的来源,一个主流的说法是,为庆祝或纪念1998年6月26日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简称《医师法》);另一个亦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源于开国领袖毛泽东的“6.26”讲话,批示将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2011年6月26日,中国医师协会在正式公布《中国医师宣言》的同时,宣布:“从今年起,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医师协会医师节,以鼓励执业医师树立自尊自爱、奋发向上的精神,维护医师队伍的良好形象,营造尊医、重医的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然而无论是上述哪一个来源,都很难让医务工作者欣然接受。
毛泽东的6.26讲话后,广大医务工作者背井离乡奔赴农村广袤的原野,奉献了自己十余年的青春年华,但如今城乡医疗的差距并未有缩小趋势。
如果说庆祝或纪念《医师法》,估计更令人难以接受。在许多医务工作者眼里,这是一部只有责任、鲜有权利的法律,最臭名昭著的就是剥夺了医师自由执业权的条款。
医生是一个具有天然崇高属性的职业,设一个提醒社会尊重、关爱医者的医师节日也很有必要。
但在医患关系紧张、医生社会地位江河日下的当下,医生职业的尊严感也正在加速流失,好学生不学医、医二代不学医,医疗行业面临前所未有困境。
如此状况下,一个再隆重的医师节都无法让医生职业的尊严感回归,社会也未必会因此提升对医生职业的尊重程度。
只有让医生自由执业,劳动价值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报酬,医生职业的尊严才能回归,看病难问题和医患关系才能到真正的缓解。
我们欣喜的是,关于多点执业、自由执业,不少地方都在努力探索;我们沮丧的是,真正具有改革勇气的深圳多点、自由执业改革却胎死腹中。
因此,在医师节到来之际,我们倡议今年的医师节主题为“还医师自由执业权”,呼吁尽快修改《执业医师法》,还医师自由执业权。 唯有如此,医生才能获得真正的尊严,医师节才能真的快乐。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