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药基地
“我们最愿招大学生试药”
记者从黄医生口中了解到,一般基地都倾向于招募20岁至31岁的受试者,“18、19岁的太小了,我们都不招,年纪太大的也不行,每次试药,同一药物同一受试组的受试者年龄都不能超过10岁。”
黄医生认为,大学生理解能力强,尤其是学医药的学生,非常好沟通,“若是出现什么问题,都会很理智对待,马上告诉医生及时处理,不会耍蛮横,虽然我们也从社会招人试,但最好还是有大学生参加。”
医校口耳相传招试药生
据了解,医药企业研发出一种新药物,往往选择与一些大医院或医学院校合作开展药物实验项目。据就读于中山医科大的在校生张环反映,该校校内就有一个专门的实验室,写着“I期医药临床试验实验室”,专门招聘健康人群进行新药物的I期试验,往往由学院老师牵头,带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实验室里做医药实验,几乎每个学期,该试验室都会与医药企业有药物试验的合作项目。
“学院一般不会公开发布试药信息,而是直接告知之前曾有过试药经验的学生,再让这些学生参与或告诉周边熟悉的朋友,以此扩大试验对象的选择范围。每次需要找健康人试药时,都会先从校内在读的学生中找。”中山医科大学药学专业学生张环说,他也是经一位熟悉的朋友介绍,才第一次进入真正的药物试验。
绝症病人是试药主力
除去医学院的学生和职业试药人,不少病人更是试药的主力。
据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蒋梅介绍,由于目前肿瘤治疗还未有突破性进展,没有能完全根治的药物,因此,一旦新药产生,很多身患绝症的病人便会对新药的疗效寄予厚望。
另外,有些病人愿意试药,则是因为受到免费试用和减免费用的吸引。因此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病人开始渐渐接受医药的临床试验,有些甚至乐于试新药,跟以前的抗拒反应相差甚远了。
试药前要签《知情书》有后遗症减免治疗费
据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蒋梅介绍,能够进行临床试验的新药,均已完成了动物试验和人体I期毒性试验的前期环节,药物安全性基本都达到了80%以上,因此试药人的安全系数是相当高的,自愿试药者所承担的最大风险来自于个体差异。
因为试药仍带有一定风险,一般病人若接受试药,首先得在一份《知情同意书》上签名,内容包括入组病人在试验中的详细用药情况,以及病人接受试验时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等。一旦接受试药,病人就需按照医生要求服药,接受医生检查和咨询,配合医生的多项观察工作。
受试者资料会保密
据悉,受试者结束试药后,拿到的营养费补贴都是由医药公司提供,这些在《知情同意书》上都有标明。并且,试药途中,受试者可以随时询问、随时退出。
记者在两份《知情同意书》上看到,试验中的个人资料和记录均严格保密,任何情况都不会对外泄露,但国家药监局和申办者可能会查阅该研究的所有资料。
病人试药可中途退出
蒋主任说,病人进入试验服药用药后,都会得到医生极高的关注度,因为要记录相关的身体反应、药物有效性等等,“但若病人在中途因为任何原因选择退出,医生不得歧视,必须与其他病人一样平等对待,病人继续享有跟试药前一样的合法医务权利。因为试药的前提是以志愿为原则,医生没有权利强迫不愿意的病人。比如,抗肿瘤新药的试验期较长,一般都要1~3个月,很多病人通过各种报纸、药品广告等知道有某些药后,会想用其他药,这些都是允许的。”
新药引后遗症可减免医疗费
“医院临床试药基地试验一种新药时,病人检查费、药费基本都是免费的”,她说,如果病人服药后出现毒副作用、不良反应,或长期后遗症,并有相关证据证明是由于服用新药引起,那么医院对于该副作用的治疗也可部分减免或全免费用。对于是否有额外给病人补贴,她说有时候病人出院后仍需到医院例行检查,如果病人居住地离医院较远,医院会考虑给予一定的交通补贴,一般情况下不作额外补贴。
(责任编辑:李俊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