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天消费多少一次性筷子?相信没人说得清。同样说不清的还有一次性筷子的有效日期。其实国家质检总局早有规定,经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多为4个月。但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受访的30位白领中,没有一个人叫外卖时拿到过有标保质期的筷子。它们的“身世”是个谜。据专家称,如果一次性筷子已过保质期,可能已发生霉变影响健康。
它的身世是个谜
东风东路一带写字楼林立,带旺了周边二三十家快餐店,一到午餐时间外卖生意红火得不得了。但记者随机采访了30位几乎天天叫外卖的白领,却没有一人知道一次性筷子还有“有效日期”一说,更别提拿到过印有保质期的筷子了。
白领李小姐告诉记者:“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有时拆开一些一次性筷子的塑料包装,就有一股酸味扑鼻而来,但也没在意……”记者了解到,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筷子都“身世不明”。保质期、厂名厂址等信息统统没有。为什么配送的筷子没有保质期?受访的快餐店人士也都没人关心过这个问题,“肯定不会过期的,一周进一次货一下就用完了,哪会囤积”!问题是,这些筷子出厂后在批发市场“待”了多久,才从快餐店流转到食客手中?无从知晓。
保质期仅四个月
食客都将一次性筷子等同于卫生筷,但事实并非如此。正规渠道的一次性筷子所用的原料都是好木材,不需要特殊加工。但现在很多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都使用劣质木材,加工时用硫磺气体漂白,筷子上残留的二氧化硫很可能超标,所以一拆筷子包装就会闻到一股酸臭味。不仅如此,一旦过了保质期或者消毒不严格,一次性筷子很可能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一些超过保质期的筷子往往还会出现霉变、微生物超标等问题。
为了保证一次性筷子的质量,国家质检总局在2006年颁布的《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实施细则》中规定:一次性用品最小包装单元上应该对产品保质期有所标注,经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多为4个月。
政策颁布已有四年,但记者采访了多家快餐店得知,广州市卫生部门从未查过一次性筷子的保质期问题。广州市质监局食品处处长李红兵也告诉记者:“广州没有一次性筷子的生产企业,因而也从未进行过质量抽检。”
后话 一次性筷子与百姓日常生活关系如此密切,其“身世”竟成谜,来龙去脉从无人过问,真咄咄怪事!记者将继续关注一次性筷子的“命运”。
温馨提醒
在没“王”管的现阶段,消费者使用一次性筷子只能自己多加小心。如果发现一次性筷子上出现非木本色的斑点,未使用前潮湿、变形或是有明显的酸味,都是受污染或过期的特征,不可使用。另外,在不清楚生产日期的情况下,最好方法就是用凉水清洗筷子表面,以洗涤残留的二氧化硫等物质。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张雯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一次性餐具致癌?餐馆里、小吃摊上,一次性的竹筷子、木筷子,一抓一大把,用完之后直接扔掉即可,不必反复清洗消毒,看上去既卫生又方便。就算环保组织因一次性筷子毁坏树木而呼吁抵制,这些年一次性筷子的增长速度也是每年必增,可如今这刺鼻的黄水让大家不禁疑问,不用一次性筷子,真的是在保命?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