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博士伦护理液疑致角膜炎 害7人摘除眼球

2009-06-10 21:05: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美国博士伦公司近两年表现得相当“低调”,原因很简单:公司需要一点“空间”来处理召回的“润明”隐形眼镜护理液以及大批受害者的起诉。

  美国博士伦公司近两年表现得相当“低调”,原因很简单:公司需要一点“空间”来处理召回的“润明”隐形眼镜护理液以及大批受害者的起诉。

  尽管博士伦公司眼下已庭外和解近600起诉讼,但事件远未平息,又有500多名消费者提出新诉讼。纽约市计划6月3日至5日举办审前听证会,以确定是否为“润明”水凝护理液致使患者眼部遭到感染。

  护理液中有真菌 致7人摘除眼球

  美国及亚洲等国两年前出现多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调查人员发现,这些患者中大多数人使用博士伦公司生产的“润明”水凝护理液清洗镜片。到目前为止,在美国有7人因罹患这种疾病被迫摘除眼球,至少60人需要移植角膜才能保住视力。这种疾病的患者通常会有视力模糊、眼睛变红、刺痛和发痒等症状。

  博士伦公司随后宣布召回“润明”护理液并停止这一产品的出厂供货,以配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找到真菌性角膜炎的罪魁祸首。

  美国消费者当年集体向博士伦公司提起诉讼。他们称,由于博士伦公司未能在其生产的护理液中去除掉真菌,使真菌在生产过程中滋生,导致他们感染一种真菌性角膜炎——镰刀菌角膜炎,要求公司对此进行赔偿。

  纽约举办审前听证会

  博士伦公司眼下在处理诉讼案方面取得一些进展。美联社6月1日披露说,博士伦公司在过去1年内与消费者共达成近600起庭外和解,支付赔偿金高达2.5亿美元。

  尽管博士伦方面称,已成功处理“大部分角膜感染患者的诉讼”,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现在又涌现出500多起针对“润明”水凝护理液的诉讼。

  纽约市定于6月3日至5日举办审前听证会,以确定是否为“润明”护理液致使患者眼部受感染。

  国内曾有20人要起诉 海南籍青年使用博士伦后失明

  据了解,国内曾有20位博士伦问题护理液的受害者联名起诉美国博士伦,但时至今日,只有一位消费者仍在坚持走法律程序。

  当年负责此案的律师郝俊波告诉记者,最初近千名来自中国不同城市的受害者纷纷致电,后来共有20人联名起诉美国博士伦,但时至今日,只有一位消费者仍在坚持走法律程序,“很多患者随着症状的减轻和时间的推移逐渐放弃了,目前只有一位海南籍青年男性在美国纽约州最高法院正式立案。”

  对于500起新诉讼,郝俊波表示已经跟美国律师方面发了邮件,正在了解这例中国受害者案件审理的进展情况。据悉,2007年4月左右案件在美国纽约州最高法院正式立案,已经进入进入司法程序。“由于博士伦的诉讼者比较多,美国博士伦公司方面表示本着先国内后国外,按照伤害程度依次处理和赔偿。所以目前还在诉讼阶段。”

  记者了解,这名海南籍青年大约30岁,在使用博士伦“润明”水凝护理液大约1个多月后出现不适反应,后被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2006年1月进行了“右眼内容物剜除术”,目前右眼处于失明状态。“我们和美国方面的律师以及相关医生审查了他的病例,认为可以起诉美国博士伦公司。”郝俊波表示。这也是博士伦在全球永久召回“润明”水凝护理液后,第一起被受理的中国消费者诉讼案件。

  中国消费者为什么要去外国打官司?郝俊波介绍,首先,从法律技术层面看,在国外起诉比在中国更容易,胜诉几率更大。“国内受害者也可以起诉博士伦(中国)公司,但胜诉的几率不大,因为消费者面临举证困难的问题,国内受害者大多没有能力召集专家为自己的病情做检验证明。而与国外律师合作,在美国起诉博士伦总公司,则由美国律师委托医生做检验。”

  另外,在认定受害者使用该产品致病的因果关系上比较容易,而且更灵活。

  再次,在美国打赢官司赔偿额更高。郝律师介绍说:“在美国,因为有惩罚性赔偿制度,类似纠纷的赔偿金额要比中国高很多,如果胜诉,博士伦公司有可能将要支付数十万美元甚至数百万美元的巨额赔偿。”

  郝俊波表示,根据美国相关法律,目前在诉讼过程中仍然可以接受调解,“如果公司方面的赔偿符合当事人的要求,我们不排除和解的可能。”

编辑点评:博士伦的危机
  以博士伦为代表的隐形眼镜及相关产品问世以来,为爱美的人们摆脱框架眼镜的束缚提供了莫大的方便。但随之而来的健康隐患一直困扰着人们。其中,博士伦“润明”护理液致病事件最具代表性。
  回顾整个事件,企业和患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问题护理液受害者上千,不少人因此而失明、失去事业甚至妻离子散;而作为厂家的博士伦公司不仅官司缠身更是声名狼藉,几乎砸了经营数十年的招牌。
  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生活便利,但也为严重的人间悲剧创造了机会。新材料、新原料、新能源的采用,新的产品结构、配方的设计,使商品对人的侵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升级。特别是在食品、药品领域,一旦出现产品缺陷致害事件,往往伴有死亡率高、后遗症严重、受害群体广等特性。因此,不仅企业需要严把质量关,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以有效监管的捍卫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我们消费者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理性选择商品,遇到不合格产品时勇敢的站出来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佳子

(责任编辑:吴佳子)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