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前后一些医保药品突击涨价的行为,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17日说,将严格成本核查,属于不合理涨价的,定价时一律不予认可;对于进入目录后、政府定价前涨价的,将责令相关企业恢复原价,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此,有行业人士表示,涨价企业其实并没有赚多少,更多是消耗在中间费用上,药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产品将在很多省份招标采购,也将在更多医院实现销售,有更多的医生需要打点,此谓公关。
此前,医保药品突击涨价,人们将矛头直指涨价药企,发改委表示严查成本,也是针对企业的涨价行为。然而为什么涨价,并不明晰,行业人士的说法,等于站在当事人角度作出回应,因为他们的身份,因为他们对药企情况的了解,这些说法并非没有依据。综合两方面信息,应该明确提出一个问题,医保药涨价是价格问题还是腐败问题?
公关本是一个中性词,是一个组织传播、沟通、塑造形象的艺术,但越来越多时候,公关背离这一本义。像此次涨价事件中行业人士所说的药企公关问题,其实已经不是新闻,企业为保证利润,和行业之外的监督机构或上级主管部门交际时有出现。有一些费用或可算正常,如评审费、管理费、入围费、中标服务费、药品质量检验费、会务费、场租费等等,但有些费用实际就是商业贿赂,此次涨价中被提及的打点医生,还有以前被报道的药企向招标中介机构甚至是监管部门公关,以及此前已多有报道的“洋贿赂”事件,这显示公关与贿赂的紧密关系。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反商业贿赂早已被纳入反腐败体系。2006年两会前夕,中央确定的六大商业贿赂重灾区,医药购销居其一。按国家政策规定,药品招标有规范的步骤和程序,然而现实中,过程往往被复杂化,从药品进入目录始,到最终被采购,各个环节都有可能提出要求,各个环节的打点无可避免地要计入企业成本,突涨药价对民众而言,就是以承受腐败为代价在购买。
应当看到,医保药品为国家财政补贴支持,其实是一种半公共品。民众购买医保药品,不能被视为简单的消费活动,与购买一件电器、买一双鞋子不同,购买医保药品应被视为国家提供的一种基本保障与服务,某种程度上说,医保药品与水、电、气这些基本生活品有共同之处。以此而言,如果公关费用是一种难以忽视的成本,对企业来说,医保涨价就是一种理性选择,更进一步,涨价问题就不能只被作为价格问题对待,更应被视为一个腐败问题,药企、医院、中介机构、监管部门,都在此范围之内。
作为价格问题的涨价,如果参照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意见,通过技术管理手段似可短期遏止,但成本如何核查,核查到的信息如何保证真实,由于医保药品进入目录与政府定价之间还有时间期限,此一时间段企业可暂按市场实际价格执行,涨价与平抑价格会不会陷入循环,都可作为问题提出。药企的问题自然不可回避,价格秩序也需整肃,但更重要的是,涨价行为出现在目录出台前后,其实已指向招标过程,已考虑到如何成为人们选择的对象。打点、公关所显示的问题更加复杂,首当其冲的是,这到底是一个价格问题还是腐败问题,对此我们需有深刻认识。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责任编辑:岑颖欣)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在昨天召开的江苏省卫生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部的陈竺部长亲临现场,并对目前医疗行业存在的盲目使用“高价药”和“进口药”的现状进行了痛斥。陈竺明确表示,2008年全国卫生改革工作中,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成为改革工作重点之一。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