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堂川贝枇杷膏”冒充“念慈川贝枇杷膏”、“精急支糖浆”混淆“急支糖浆”……从今年起,药店将禁售保健食品、消毒产品、甚至普通食品等冒充药品的“山寨药”。但记者发现,类似“山寨药”却在网上“黑药店”横行。
药名上做小动作
最近,家住普陀区的李先生因感冒到网上购药。由于咽部不适,他想买一种叫“慢严舒柠”的清喉利咽颗粒。在网上,他竟撞见“山寨版”药品。盒子上写的是“慢严舒宁”清喉利咽颗粒,“柠”变成“宁”,不仔细还分辨不出。
据查,除桂龙药业的“慢严舒柠”外,全国范围内可查出30余种山寨版“慢严舒柠”,像“慢炎舒柠”、“慢咽舒宁”等。记者还发现,包装和品名分别与“999皮炎平”、“21金维他”等极为相似的、近似克隆的产品还有“666皮炎平”、“新21金维他”等。
“山寨药”多属保健品
调查发现,运用这种“移花接木”手段的“山寨药”多属保健品,其名称和包装几乎以假乱真。除包装类似、名称同音异形字等伎俩外,还将 “胶囊”、“颗粒”、“片”等换着用。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生产“山寨药”的保健品厂家主要通过在产品外观上造成视觉盲区,使用功能性语言,或暗示对疾病有疗效的宣传语等方式,混淆消费者概念。像妇科千金片、999感冒灵胶囊等被仿冒严重。
据分析,“山寨药”基本分三种:本身是药品,但在包装、品名上仿造知名大品牌;具有“消”、“食”、“妆”、“防”字等批号的产品,本身不是药品,没有疗效;什么批号都没有,但冒充品牌药物出售的假冒伪劣产品。
认清“国药准字”号
针对很多正牌药品出现以假乱真的“山寨版”,市民容易被误导。今年起,药店将严禁再卖“山寨药”。
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杜文民博士提醒市民,购药时一定要到正规药店,可先咨询执业药师,并认准“国药准字号”。若买到假冒伪劣药品,可及时向药监部门投诉。另外,目前国家食药监管局批准的网上合法药店仅10家,本市合法网上药店仅为上海药房、上海复星大药房两家。
(责任编辑:吴佳子)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