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制售潲水油的行为屡禁不止?
潲水油的危害非常大,东莞、深圳等地的工商、卫生、环保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也屡次进行打击,但为什么就屡禁不绝呢?
有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全国共查获非法提炼潲水油300多万吨,抓获200多名涉案人员,有效地遏制了潲水油的泛滥势头,那么,为什么制售潲水油的行为还是屡禁不止呢?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加工中心主任黄凤洪:“最主要就是不法商贩利用这个价格的差异来牟取暴利。”
黄凤洪告诉记者,废油脂加工是暴利行业,每加工一桶毛油再加上“精炼”成所谓的食用油,总成本仅有100多元,但售价高达四五百元,暴利使得不法商贩不顾百姓的身体健康,利用某些餐馆经营者为降低成本而不惜一切的心态,悄悄地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条。
黄凤洪:“不法商贩,一般就是跟那个餐馆里面信息联系,联系以后定点或者到一个时间以后啊,到餐馆里面去取,取了以后回去以后,得到的这种垃圾混合物,回去以后再经过这个普遍粗糙的加工。”
由于不法商贩都是从分散的餐厅购进潲水,然后提炼潲水油,这也给打击潲水油增加了难度。
黄凤洪:“打击它的最大的问题难度呢,它地方非常散,就是从事这个潲水油的这些人员呢,都是一些不太固定的人员,没有取得任何的执照和营业执照,对这个潲水油管理呢,涉及到一个综合管理的问题,是完全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多部门。”
然而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潲水油的监管居然涉及工商、卫生、环保、质监、城管、环卫六个部门,环保部门负责前置审批,工商部门负责打击无照经营,卫生部门负责消费环节,分段监管使得对潲水油的打击问题重重。
东莞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就是所有的大型商场超市,就是我们目前市场上面这个食用油我们是随机进行抽查的,每年都进行抽检的。”
记者:“那像餐厅和食堂怎么说?”
东莞市工商局工作人员:“这个不是我们监管的范围,这个属于卫生部门的,那这个我们也没办法,因为这个,我们去执法的话,那我们就是涉嫌越权了,因为我们只负责流通,到了消费环节的话,就不属于我们负责了。”
更令记者惊讶的是,东莞市卫生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止目前,国家都没有出台潲水油的认定标准,这给潲水油的存在和流通留下了巨大的漏洞。
“潲水油应该说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特意性指标能够跟食用油区别出来,这个是目前我们监管存在的一个难点,所以如果它那个潲水油经过一些大型的设备处理的话,其实卫生标准是能达到食用油的标准的,所以对我们监管的时候,因为技术上很难有这个很好的支持,所以就比较难识别。”
其实早在几年前,东莞就已经打算效仿北京、上海等城市,建立专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以解决潲水油的处理问题。但如果按照方案实施的话,餐馆不仅不能通过出售潲水赚钱,反而还要向处理厂缴纳垃圾处理费,根本无法执行,最终这个计划不了了之。
加工和销售的高额利润、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空白以及政府各部门间职能的不明确,都使得各地对潲水油的打击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潲水油进行更加有效的监管,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在这一问题上,深圳已经走在了前列,今年9月9号,深圳市原工商行政管理局(物价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知识产权局整合为市场监督管理局并挂牌成立,在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黄凤洪:“潲水油的管理或者潲水油的这一个回收利用呢,它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需要,第一个需要国家相关的法律,另外一块呢,就是需要各部门,因为潲水油餐馆里面涉及到部门标度,要部门联合行动来共同的治理。”
潲水油、地沟油已经多年存在,却一直没法根治,不是在于打击有多难,而是在这条利益链条上有太多的人在分享利益。从养殖场、餐馆,搜集者到批发商、分销商,他们都从貌似便宜的潲水油上得到了丰厚的好处。于是,围绕潲水油的交易产生了盘根错节的潜规则,它的触角无处不在,唯一的代价就是你我这些消费者的健康。打开潲水油的死结,不止打击这一个办法,怎么规范食用油的回收和处理?这是需要大家再动动脑筋。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林艳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