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下午,福建省环保厅通报称,紫金矿业集团公司旗下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渗漏,污染了汀江,部分江段出现死鱼。据报道,初步统计,汀江流域仅棉花滩库区死鱼和鱼中毒约达378万斤。据了解,这起污染事件实际发生在9天前,即7月3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月13日)
发生严重的水污染事件,肇事企业不是积极采取措施善后、不是在第一时间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而是企图掩盖事件的真相,紫金矿业如此作为,不能不让人义愤填膺。
水污染事件败露之后,紫金矿业发布公告表示,渗漏事故原因主要是前阶段持续强降雨,致使溶液池区域内地下水位迅速抬升,超过污水池底部标高,造成上下压力不平衡,形成剪切作用,致使污水池底垫多处开裂,从而造成渗漏。基于这种判断,紫金矿业副总裁刘荣春在接受采访时称,此次渗漏主要与自然灾害有关,不可预料。紫金山铜矿所在的福建省,“持续强降雨”年年都有,为何唯独今年发生污水渗漏事故?
面对当地群众为何被污染的水会造成鱼类大量死亡、而人却能正常饮用的质疑,上杭县防疫站副站长傅卫国解释说,鱼对水中铜含量的要求比较高,当达到0.1毫克/升时,鱼就会出现中毒甚至死亡的现象;而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即使饮用水中铜的含量超过1.0毫克/升,也仅仅会令水出现一点点颜色而使人厌恶,但不会引起人体中毒。看来,按照傅卫国副站长的逻辑,当地群众应当感谢污染企业给他们“补铜”才对!事实上,正因为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不能过量摄入。现代科学告诉我们,铜作为一种重金属,在人体内很难代谢,具有很强的“累积效应”,因而长期饮用铜元素超标的水,很容易导致人体慢性中毒。
紫金矿业“水污染事件”为何迟报9天?紫金矿业证券部总经理赵举刚的解释是:“事情刚发生时,对事件的原因要尽快有一个判断,这个判断明确以后,传达给相关的群众,才不会引起恐慌。”也就是说,紫金矿业之所以迟报污染事故,完全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经过“非典”等公共事件的洗礼,我们已经认识到及时公开有关信息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事实上,2003年水利部就出台了《重大水污染事件报告暂行办法》,要求重大水污染事件报告要确保信息及时、内容准确,并明确规定“水污染直接损失在10万元以上”等情形必须上报。按照当地政府6元每斤的收购价,378万斤死鱼和中毒鱼价值何止10万元?为此,笔者以为,对于刻意迟报、瞒报污染事件的责任人,必须启动问责机制,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今年5月,环保部曾经发文通报批评11家存在严重环保问题的上市企业,包括紫金矿业在内的11家公司因为承诺的环保整改工作没有实现,被环保部称为“言而无信”。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紫金矿业的网站上笔者看到,2010年紫金矿业集团竟然荣获“2009年度中国最诚信企业”称号。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岑颖欣)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世界水日:关注自来水二次污染。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