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武汉市汉口医院的病房内,一台名为“小逸”、自动配送药品的机器人格外“吸睛”,给原本沉寂的病房增添了一丝生机。
该机器人由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捐赠给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武汉前线医疗队。除了送药、送餐,小逸还能回收被服和医疗垃圾等工作,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
智能配送让队员免“跑腿”
从外观看,这台机器人类似一台小型冰箱,但在顶部配备了电子显示屏,集成无人驾驶技术,可实现自主开关门、自主搭乘电梯、自主避开障碍物、语言提示、自主充电等。
据中山一院第一批援武汉医疗队队长刘大钺教授介绍,机器人操作方便,可自主读取地图和工作环境,自主规划路径,实现点对点物资配送。医护人员以往给患者送药送饭需要来回走200米的距离,现在全由机器人代步了,医护人员的双腿得到了“解放”,工作强度得以减轻,从而让医护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诊疗中,大家纷纷为“小逸”点赞。
抗击疫情,中大师生贡献“智慧”力量。
看到前线的医务人员十分辛苦,中大智能工程学院的老师和学生总“想着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依托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迅速组织由熊会元副教授、何兆成教授、钟嘉明博士组成的师生团队,考察、评估与选型“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配送机器人系统,开展医疗物流配送机器人研发与应用产学研合作,组建了广东援汉医疗病区智能配送机器人系统联合工作组,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协调完成了机器人系统定向捐赠、运输对接与现场实施。
2月5日,这台机器人已正式进入病房感染区开展药品配送与餐食自动配送。“希望能通过智能化无人系统,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减少病毒感染风险,同时节约防护服、口罩等医疗物资紧缺情况。”熊会元说。(通讯员:彭福祥、梁嘉韵)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