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0-13日,金秋的北京,将再次迎来第二十四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亚太心脏大会2013,国际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会议2013也将首次加盟,进一步强化长城会预防与康复内容!
在8月13日举办的长城会新闻发布会上,组委会向与会媒体介绍,本届大会由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组委会、亚太心脏联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等共同主办,ACC、ESC、WHF、AHA/ASA、IAS、HRS、BCVS等20多个国内外著名心血管学术组织和医院单位联合协办。
大会以“医学整合,全程关爱(Integrated Medicine & Patient CentredCare)”为主题,着重探讨医疗服务模式和医疗服务文化,强调“整合的医疗服务模式(Integrated Medicine)”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Patient-centeredCare)”。11个领域、60多个论坛,贯穿着如何在不同级别、不同专业领域的医疗机构实现有效沟通,为患者提供基于团队的医疗服务;如何将团队协作和医疗服务的整合作为现代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核心,为罹患多种复杂疾病的患者,提供不同专业的、完备链接的协作,从住院治疗到出院康复,无缝隙诊疗、看护的连续的医疗服务链;同时倡导医生换位思考,理解患者的价值观,以“What is the Matter?”“What Matters to You?”来帮助患者理解不同检查和治疗措施的风险和获益,鼓励患者参与诊疗康复过程,实现医患共同决策(Shared Decision-making SDM),从而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改善患者健康状况。
本届大会规模空前,将使用国家会议中心1-4层29个会场展开学术交流,近15个会场用于媒体中心、讲者服务、VIP服务、厂商演示培训中心等,设置了385个Session,1500余人次学术讲演,38场次Hands-on Training,邀请主席团和中外嘉宾2000余人,参会代表遍及近30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个省市、自治区大中小型城市、各级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单位。
从1月1日-月30日,长城会征文历时4个月,共收到中英文摘要2105篇(英文1134篇,中文971篇),长城会、BMJ联合编审委员会秉承“科学、严谨、公正、客观”原则,在线评审并经学委会复审后,录用摘要1521篇,所有录用征文将刊登在Heart杂志(BMJ Journals,IF4.223)增刊,录用摘要可以在线或通过链接检索、引用,同时将有200篇征文参加大会青年医师奖、英文演讲比赛、专场交流,1470余篇征文,大会发言专家的摘要将参加电子壁报交流。
10月11日上午8:30,长城会开幕式再次迎来ACC、ESC、WHF、AHA、GW-ICC/APHC等国内外著名心血管病学会、机构首脑的巅峰对话,分享改变临床实践的重大临床试验与基础研究、影像临床决策的重大指南,面对机遇与挑战,共商心血管病预防、康复、康复、资源消耗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值得关注与期待!10月13日15:30,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巨匠,将就本届大会的基础、预防与康复、冠脉疾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与左室功能、结构性心脏病及影像医学作亮点回顾与未来展望!比肩医学巨擘,分享学术精髓,交流临床心得!新一届长城会全新的气象,11大学术领域划分,17种会议类型,将带来国际与国内心血管及其相关学科所有领域的最新进展、重大研究、医学热点等。
联合论坛与各领域亮点介绍
☆国际联合会议
WHF @ GW-ICC联合论坛:
通过阐述相关指南,介绍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比较中外二级预防治疗的不同之处及中国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的现状,从而阐明加强中国心脏康复建设的理念和原则。
ACC @ GW-ICC联合论坛:
着重关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新的治疗方法、新药应用的利弊并更加关注高危人群。中美双方的学术精英将分享各自的临床实践经验,心血管疾病的新诊疗方法将备受关注。我们可以利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来治疗已经患病的病人吗?如何权衡并掌握新药应用的利弊?如何应对高危患者的诊疗?最后,会议将集中在介入心脏病学治疗进展。
ESCin China:
ESCin China将从ESC2013的五大提示开始,重温ESC2013亮点,再通过病理解读2013年稳定性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起搏与再同步化治疗等指南。
AHA@ GW-ICC联合论坛:
将重点突出心力衰竭研究的现状,阐述如何为临床医生转换知识结构、优化指南,分别介绍心力衰竭与高血压的转化医学研究。
HFA@ GW-ICC联合论坛:
欧洲心力衰竭学会将阐述欧洲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的新的临床试验结果,介绍中国心力衰竭现状以及心力衰竭治疗指南以及治疗装置、心衰合并贫血及高血压治疗等。
SCMR@ GW-ICC联合论坛:
重点介绍国际心脏磁共振领域的进展及临床应用。
ISF@ GW-ICC联合论坛:
将讨论关于高血压的负担,血压良好控制的流行病学,高血压和认知受损的关系,治疗依从性相关的问题。同时将讨论大脑、心脏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损伤、糖尿病和老年病人的全面管理。
G3C/UMN@ GW-ICC联合论坛:
将着重介绍日常生活中三种最常见疾病的优化管理:心律失常和消融,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并通过病例讨论展现这些领域优化管理的策略。
CNAHA@ GW-ICC联合论坛:
在“结构性心脏病退行性二尖瓣疾病”的讲座中,美国及中国的心脏病专家将专注于粘液瘤状二尖瓣病变的遗传、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运用多种成像检查技术确定病理,以及当前介入治疗的最新趋势。
王新房教授的郑宗锷教授荣誉讲座旨在表彰郑宗锷教授博士在心脏病学的出色学术成就,以及在促进中美医师之间交流的杰出贡献。
第9届中德心血管病论坛:
本届论坛群英荟萃,既有来自德国知名大型医院的专家教授,也有中国著名的学者加盟,一共有18位讲者和讨论嘉宾。报告的内容均涉及当今心血管病的前沿和热门话题,以“心力衰竭的现代处理”、“左心耳封堵术高峰会–Watchman相会于中国”、“TAVI和桡动脉介入以及处理心源性休克的新动向”三大主题先后分成3个会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