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当然,很多症状都是精神病的一种,法律上只规定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犯罪不用承担法律责任。所以,将网络成瘾纳入精神病不等于犯罪免责。
玩魔兽等网络游戏上瘾,甚至到了难以与真实世界相区分的程度,固然是一种病态,但毕竟是少数青少年。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将玩游戏成瘾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对引起全社会对青少年沉迷网络现象的重视大有裨益。不过,对绝大多数魔兽游戏迷来说,成瘾尚未到病态的程度,不能随意就定个精神病患者。
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从网瘾中解脱出来,还是别匆忙将上网成瘾者归入精神病患者之列。孩子们的心灵是脆弱的,如果将他们都视作精神病患者,很可能造成他们心理上难以驱散的阴影,甚至导致逆反心态,很难再通过疏导或治疗得以康复。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当仁不让的职责,要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而“网络成瘾标准”一经公布面世,心理健康教育跟不上,很可能事与愿违,其效果恐南辕北辙。
暂缓出台“网络成瘾标准”不是说这样的标准不科学,不务实,而应充分考虑到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特点将其暂且搁置,在病与非病上“模糊化”,对拯救网瘾少年反而会有好处。更要看到,不是出台一个医学标准,增加一个新病种,上网成瘾者就能立马戒除积癖的。不可能让成瘾者成群结队都去看心理医生,而是需要教育者对症下药,付出辛苦。而且上网玩游戏并非洪水猛兽,全国模范教师郑贤鼓励学生玩电脑游戏,同时注重矫正他们的网络行为,14年间所教的学生中有1200人次在各类计算机竞赛中获奖,值得教育者借鉴。
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出台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国家,也许国外对这方面的医学研究落后于我国,但也不排除人家基于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考虑,不急着订立所谓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可能性。想想孩子们,网络成瘾标准,这个“第一”我们宁愿不要。
(责任编辑:吴佳子)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