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陆林院士:保健品对睡眠帮助不大,可能还有害

2019-03-21 10:33:43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睡眠不是小事,有问题找医生,别信保健品。

  “患者吃的保健品拿去化验,里面有七、八种安眠药成分,对患者危害很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陆林院士在2019年世界睡眠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睡眠与健康息息相关,面对睡眠问题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关于睡眠公众目前存在不少认知误区。

  很多人睡了“假觉”

  根据陆林院士团队研究显示,睡眠时长小于6小时的失眠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更为严重,睡眠呼吸障碍可同时增加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目前,失眠患病率8%-20%。

  “睡眠的状态就是我们的健康状态,不要误以躺在床上就等于睡眠了。”针对现实生活中,睡了6个小时却比睡了8个小时感觉更好的现象,陆林院士建议除了“睡眠时间”之外公众应关注“睡眠效率”,很多人存在“睡不好”的现象。

  “睡眠效率高,六个小时就够了,但是如果睡眠效率不高,八个小时也有问题。我们强调的是睡眠效率,在床上躺很长时间,但不代表睡眠效率。每天一定要运动,运动能提高睡眠效率。”

  不要寄希望于保健品

  大多保健品以改善睡眠质量为卖点,甚至有产品宣称能修复因睡眠不足造成的细胞损伤。

  “关于保健品的问题比较复杂,有一些保健品可能有一些作用,但是大部分效果比较轻微,对于严重的睡眠障碍效果有限,添加安眠药成分的保健品还会对患者带来很多的副作用。”

  陆林院士表示,保健品对于睡眠的改善缺乏循证医学证明,很多是商家宣传“噱头”,服用保健品之后发现入睡更容易,可能存在安慰剂效应。

  陆林院士建议公众可以通过运动等方式改善睡眠质量,不能寄希望于保健品。

  “我愿意选择那些没有副作用的瑜伽、体育锻炼来改善睡眠,不会选择保健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陆林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精神科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主任。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I、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PI。主要从事精神心理疾病和睡眠障碍的临床治疗和发病机制研究,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总引用1万余次,在精神病学和睡眠医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还担任国家卫健委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与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毒品滥用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等,主持编制了《中国物质使用障碍防治指南》、《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等一系列临床指南,为推动和提高我国精神医学临床诊疗技术和体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门诊时间:周二上午(专家门诊)周三下午(睡眠专业门诊)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