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禽类的体温让流感病毒青睐也愁
我们知道,成年鸡的体温为41~42℃,比人类高5℃左右(人体的体温平均在36.5℃)。由于大多数禽类有怕热又不耐寒冷的习性,所以候鸟们每年要不辞劳苦的南北远行。禽鸟身上的流感病毒对低体温的人类本不喜欢,也不能直接跑到人体来居住,因此,体温差异就成了禽病毒向人类传播的天然的屏障。
说到这,我们不得不引入中医学上对动物的分类:毛虫(爬行毛皮动物)属木类,春天最活跃。羽虫(有翅膀会飞的动物)属火类,夏天活跃(借着火的升腾之力,毛毛虫变成蝴蝶,蜻蜓也是夏天的宠儿)。甲虫(有坚硬外壳、背甲的)属金类,旺于秋天。鳞虫(鱼类)属水,冬季得生长。没毛、没羽、没甲又没鳞的称为裸虫,属于土类。人就是这一类,土旺四季,所以人类全年都能生育。人的体温不如禽类高,也不像鳞甲类那么低。
我们注意到所有的禽类都不撒尿,它们体内的水去哪了?可能转变成氢(或氢类物质)和氧吧。氢有助于身体腾空,多余的氧燃烧产生较高的热量,或许是体温高的原因。但是42摄氏度已经是蛋白质不发生凝固的上限,禽类如果感冒发烧,很快就死亡了。夏季南方的气温升高,禽鸟就要北归。所以我们祖先把禽类归为火,是十分科学的分类。火多而耗水,所以禽类没有多余的水分排尿吧?水火的不平衡,也是禽类没有办法降低体温和没有本钱发烧的原因。五行中火克金,肺与呼吸道属于金,所以禽类的呼吸的抵抗力最弱。流感病毒就乘虚而入地选择了禽类。
10年来,随着全球气候暖化加速,禽流感在东南亚地区以及非热带地区的肆虐屡杀不尽。禽流感跳到人类,或再度爆发人类的全球性大流感,也多发生在尾数8的年份,这是为什么呢?中医学的气候周期可以帮我们揭开这个谜。
专家更多精彩文章推荐:
·文章导航· | |||
1 专家简介 | 2 有必要给孩子补种流感疫苗吗? | ||
3 流感致死的元凶是谁? | 4 流感疫苗有用吗? | ||
5 流感疫苗“有用论”站得住脚吗? | 6 无用的流感疫苗对人体有害吗? | ||
7 人的流感病毒从哪来? | 8 禽类的体温让流感病毒青睐也愁 |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39健康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方请明确注明出处及链接,或完整保留此版权信息。
(责任编辑:黄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