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粽子三重隐患

如何安全吃粽子过端午卫生节

                 端午将至,今年粽子市场行情被指不算火爆,但
             依然普遍升价10%左右。而且,还出现了每盒1880元的
     天价“故宫督造”粽子礼盒,主要是内蒙、东北和山西大客
    户或机关、保险公司和银行用来送领导、送客户。但是在食品
   安全饱受质疑的时代,粽子亦难独善其身,硼砂粽、返青粽
  和三无粽,构成了端午节食品市场的三大黑势力,那么,普通
 人如何过在端午这个古代的“卫生节”吃得安全呢...[详细]

端午“卫生节”藏隐患 市面粽子卫生堪忧

“硼砂粽子”危害消化

端午未至,我国的深圳等城市相继出现“硼砂粽子”。作为国家92年已明令禁止添加在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硼砂进入人体,经胃酸作用变成硼酸,在体内蓄积会妨害消化道酶的作用,急性中毒症状为呕吐、腹泻、红斑、循环系统障碍、休克、昏迷等硼酸症。成人摄入1~3克硼砂就会中毒,摄入15克即能致死。

然而,由于掺入硼砂的粽子外观饱满、颜色鲜亮、不粘粽叶、手感滑爽,弹性增加,口感较好。小作坊为了使粽子的筋道更好、更具卖相、保质期更长,于是违规添加硼砂。专家指出,凡加入硼砂的粽子,用手摸均有滑爽感觉,并能闻到轻微的碱性味……[详细]

工业铜造“返青粽子”伤肝脏

工业硫酸铜和工业氯化铜也被不法分子运用在粽子上,用来美化粽子的外观。只要在浸泡粽叶时加入上述两种化学物中的一种,就会让已失去绿色的原色粽叶重新返青,因此这种粽子被称作“返青粽”。正常粽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发黄发暗,绝不会有青绿色。

人体过量或长期摄入铜,会引起铜中毒,虽然一般人进食粽子的次数不会太多,但摄入有害化学物对肝脏绝无好处。因此,如粽子煮熟后叶子仍然鲜绿,或者粽子馅的枣、豆等发酸、发苦或口味不对时,千万不要食用。此外,绑粽子的纱线亦不可贪图漂亮,最好选择没有染色的白色棉线捆绑的粽子……[详细]

名牌粽子保质期内霉变 黑作坊“三无粽子”更防不胜防

由于粽子属于节日性食品,制作加工厂大多是季节性生产,因此,原材料的进货渠道和制作流程中的卫生很重要,而且制成后的保存亦颇为讲究。今年端午节前,上海市、辽宁锦州等地均出现了五芳斋、三全等名牌粽子保质期内发霉的现象。更何况很多小作坊,卫生、仓储及保存情况更不容乐观。

某些粽子包装看似干净而漂亮,但却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属于“三无”产品。同时,要注意查看粽子产品标签及包装,标签上应有QS标识,并标注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详细内容……[详细]

深圳黑作坊垃圾堆旁做粽子

健康资料库

粽子标准小知识

粽子是属于蒸煮类糕点或者速冻面米食品,它有一个《国家粽子行业标准》:SB/T 10377-2004。该标准是由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起草的粽子行业标准,于2004年6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我要关注更多饮食问题]

调查投票

修正等药企胶囊铬超标,你还敢吃药吗?

市面粽子普遍涨价一成!39健康网教你自制蒸粽便宜又健康

粽子禁忌多

吃粽子本为保健目的

在古代,五月俗称“恶月”“毒月”,五日则被视为“恶日”“毒日”,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多雨潮湿,毒虫滋生,人最容易生病。因此,在古代,端午节也被认为是一个“卫生节”,人们悬挂艾草、菖蒲和蒜头,吃粽子,以避毒虫、消病毒、除恶气。

根据我国古代流行的中医原理,包粽子的苇叶、荷叶或竹叶均清热解暑,糯米则是一味温补的中药材,入脾、胃、肺经,可补中益气、生津、清热。此外,粽子添加的小枣、花生、莲子、山药之类配料,更有一定的补益作用。端午节后,便进入了夏季最热的月份,吃粽子是药食同源的解暑良“药”……[详细]

保存有讲究

新鲜的粽子在室温条件中只能保存几个小时,粽子一定要注意保存温度,吃不完的粽子就放在冰箱(0至25℃),但冷藏时最好不要超过三天,如果能摆在冷冻库是最恰当,但也不要超过两个星期。虽然粽子可以冷食,但会比较硬,而且吃寒冷食物对身体也不好,因此从冰箱拿出来后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

从超市等商家购买的成品粽子虽然保质期很长,可能长达一年,但切勿长时间放在外面。一旦发现有霉变或异味,千万不可再吃。简而言之,饮食专家总结的吃粽子有三大忌:忌未熟先吃,忌保存太久,忌大量进食……[详细]

部分肠胃消化病患者不可多食

粽子的主要配料是糯米,进食过多,会刺激胃酸分泌,可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同时,还会出现泛酸、烧心、恶心等情况。而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甚至会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粽子的胶性物质和糯米的植物纤维,会大大增加肠胃负担,患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贪吃,很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造成溃疡穿孔、出血。此外,商场出售的一些甜粽中,常有含糖量较高的红枣、豆沙等,再加上糯米本身的含糖,糖尿病人不宜多吃……[详细]

粽子相传为纪念屈原而创
超市这种摆放粽子方法易变质
任何人都不宜进食过多粽子

饮食营养专家解析健康吃粽子之道

早餐是否适合吃存争议

粽子在什么时候吃,各位饮食专家存在一定分歧。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认为,粽子属于主食,三餐都可以吃,早餐甚至更合适。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却认为,把粽子当早餐来吃是不可取的,因为早晨人的胃肠道功能最弱的时候,而糯米等材料太难消化。

李艳玲主任认为粽子最好在两餐之间吃,如果做不到,中午吃为宜。晚上睡觉前也尽量不要吃粽子,否则会导致胃胀。如果一定要吃,最好在食用后散散步、慢跑、做做运动,这样便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或者吃些山楂片、健胃消食片、酵母片来帮助消化……[详细]

趁热吃 搭配蔬菜吃是共识

无论范志红教授抑或李艳玲主任都认同,吃粽子时最好趁热吃,并搭配一些蔬菜。范教授强调粽子一定要趁热吃,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消化能力差的人尤其要注意。此外,因为粽子消化快,血糖上升迅猛下降快,很容易饿,如果多吃些蔬菜,吃粽子后就不会有过强的饥饿反应

李艳玲主任则认为粽子虽然味美,要有健康吃法,吃时最好搭配果蔬,利于消化。最好搭配凉拌菜,可增加纤维素的摄入,而纤维素本身就是一种消化酶,可促进消化。由于粽子不易消化,如老年人、儿童、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不适合多吃,如果食用,最好选择小个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的粽子……[详细]

营养科李艳玲医生反对早餐吃粽子
范志红教授推荐粽子搭配蔬菜吃法

健康画中话

结   语

据业内人士透露,我国目前粽子的市场规模应该在50亿至60亿,规模、增速已经呈现出赶超月饼的趋向,因为粽子平时也可能会吃。然而,这个行业散而小,而且粽子叶、糯米都在涨价,甚至连粽子的扎线都涨了,涨幅要比终端的粽子产品涨幅要高。这种状况,更容易迫使小作坊为了追求更大利益,忽视卫生和质量。因此,如果不能自己做粽子,消费者最好不要贪图便宜货。

请输入验证码: code
已有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责任编辑:陈韶鹏 廖颖瑶 监制:韩林涛 孙海峰 李悦 设计师:陈凯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