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改药价是假医改

三年投入超1.1万亿元为何无效

                 中国卫生部长陈竺本月对外透露,三年来全国财
             政对医改新增投入已超1.1万亿元人民币,未来,我
     国还将不断加大这方面投入。然而,即便是号称“医改最成
    功部分”的基本药物制度,也只有官方还在继续叫好,基本
   上全民都知道,基本药物一限价就消失,换个“马甲”再上
  市,看病买药依然贵、医疗费用报销还是难。广东卫生厅长考
 虑要求大医院用基本药物,这也是不足够的...[详细]

单纯限制药价的医改只是“假改”

医改不是数字游戏 国民感受才是关键

陈竺部长的1.1万亿数字,几乎是医改办等政府部门评价医改的固定模式——抛出一连串数据,例如基本医保覆盖12.95亿人,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降低4.8%,住院报销比例从40%-50%提高到70%左右,基层药价下降30%左右。

对普罗老百姓而言,人们关心的不是国家投入多少、基层药价平均下降多少,而是病患实际接收治疗时的感受。如果医改后老百姓说不好,政府抛出再多数据,也不能证明医改有效。没感觉药价降,依然是市民的主流观感……[详细]

限制药价表面改革 实际效果更差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省级集中招标、零差率销售等举措,只能在理想化的理论世界里有效。政府觉得只要把防治疾病所必须的药品进行价格限定,医院和医生就将不再追求药价上的利益,从而降低大部分患者就医时的花费。然而理论与实际大大不同。

社区医院实行零差率之后,药品种类极大缩减,许多患者看完病之后无药可用,还得去三级医院再诊;公立医院为多收15%的销售加成,青睐高价药,二三级医院药价虚高;更有医院不开低价药,与药店联手甚至自办药店,开大处方外配,让病人购高价药……[详细]

医改变基层药改 忽略基层医卫机构生存空间

医改本身应当是推动医疗整个行业的体制改革,目前医改却并未贯彻这一精神。相反,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等式来表达当前的医改现状:医改=药改=改基药=降药价!由于药价虚低直接造成基层医疗机构无药可用,多次出现廉价基药断档事件。

基本药物制度应实现价格可负担、种类全面和用药合理三大要点。而目前我国的基本药物,药价只是理论上降低,种类无法满足需求,更别说合理用药。基层医卫机构因诊疗费极低,药价降低后积极性降低,甚至心灰意冷转行……[详细]

卫生部长称医改3年投万亿

健康资料库

医改与安徽模式小知识

“安徽模式”核心为“唯低价主义”。安徽2010年9月推行基本药物制度采用招投标模式“双信封”,即先评价技术是否达标,后评价药品价格。技术审评合格后,价格成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后作为样板被多个省市基药招标所采用。[我要关注医改问题]

调查投票

你认为医改有成效吗?

如何改变医生忙死、病人等死现状——了解并满足各方需求

患者需求:看得起病 看得上病 报得了销

基层诊所廉价药消失,好药买不到,只能由医生开方去药店高价买。因基药价低,基层医生无法得到理想收费,导致拒绝医治或不用心医治的情况不少,好医生跳槽到大型医疗机构,病人只有涌向大医院寻求更好的医治,病人大医院排队挂号“等”死。

我国近八成患者每年就医花费达到全家年收入20%以上,甚至超过50%,因基本医保广覆盖低水平,近13亿人有医保,但检查费、治疗项目或者部分药品等都不保,门诊还有报销起步价,加上新农合医保报销比例、异地治疗程序繁杂,都需改革……[详细]

医生需求:有收入 有自由 有尊严

病人埋怨看病贵,医生则抱怨收入低。研究报告称我国医生平均收入为社会工资1.5倍以下,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7倍。但这只是说明我国医生正常收入过低,实际上不少医生都存在无法估算的回扣、红包等灰色收入。

医院收支两条线,医务人员工资不与业绩挂钩,而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衔接,医生诊疗积极性不高。而因基层医院得不到患者信任,大医院医生面对超量工作(98%的三级医院医生接诊过“小病”),影响服务速度和质量,激化医患矛盾,医闹频发,医生抱怨压力大又没尊严……[详细]

医改决策者需求:资金来源最实在

医疗卫生改革完全依靠政府的资金来源是有困难的。目前中国的医疗市场规模是2万亿元,根据财政部的报告,中央财政的投入去年是2000亿元,假设地方政府也投入2000亿元,也只有医疗市场总投入的五分之一。中央和地方的总投入至少得达到50%。

公立医院的改革整体设计单纯退出以药补医,不解决80年代改革早期以药品加成作为医疗卫生投入不足的政策,不改变公立医院事业单位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属性,都是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进行操作,不结合市场,会使公立医院的改革进退两难……[详细]

医保覆盖广水平低困扰患者
医闹频发医生抱怨压力大
断绝以药养医后医院资金哪来

如何医改才有效

管办分开去除行政化 公立医院市场化并鼓励民营医院

医改是个全球性课题,如英国、美国般成熟的医疗体制同样受到国民诟病,我国医改不能指望在叫好声中推进。公立医院应当彻底去行政化,出台相关政策,真正彻底破除以药养医,大力推动管办分开,让卫生局不再既管医院又办医院。

同时,让公立医院市场化,并以政策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看病不必只能去公立大医院,可按个人需要选择公立抑或民营医院。并建立合理的收入补偿机制,让医生的收入分配更合理,不是开药越多薪酬越多,并且可以自由流动,避免靠灰色收入为生……[详细]

破解以药养医不能靠降药价“单兵突进”

医疗资源严重失衡、公立医院特别是县级医院定位的摇摆和模糊,以药养医的顽症难愈,医患关系的紧张等等,无不表明医疗体制的重构有多么繁重。让普通民众从“敢看病”到“看好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药养医”靠卫生部单兵突进过不去。社保体系得升级,财政体制得统一预算让公立医院真正姓“公”、价格管理尽量收手,都是前提。只有政府资源形成合力,并切实推进,以药养医的局面才能改变,看病难才有望解决……[详细]

不借助民营医院力量医改难成功
本期健康指导:评论员徐立凡

健康画中话

结   语

人口不逊、富裕度不及我国的印度,尚且可以全民免费医疗,因此,把我国医改效果不理想,归咎于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源不足的说法站不住脚。一味强调医改投入几万亿等数据也是一种掩饰,医改最重要看效果,即改革后医患双方感受。将医改缩小为基本药物改革,缺乏胆略又无效,只是表面的“改革”,只改一部分,不深入、系统改革,投多少钱也无济于事!关键在于是否真心敢改。

请输入验证码: code
已有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责任编辑:陈韶鹏 晏霏霏 廖颖瑶 监制:韩林涛 孙海峰 李悦 设计师:陈凯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