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39发言人:限制药价的医改只是“假改”

2012-03-13 14:08: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由于药价虚低直接造成基层医疗机构无药可用,多次出现廉价基药断档事件。老百姓关心的不是国家投入多少、基层药价平均下降多少,而是病患实际接收治疗时的感受。

  中国卫生部长陈竺本月对外透露,三年来全国财政对医改新增投入已超1.1万亿元人民币,未来,中国还将不断加大这方面投入。然而,即便是号称“医改最成功部分”的基本药物制度,也只有官方还在继续叫好,基本上全民都知道,基本药物一限价就消失,换个“马甲”再上市,看病买药依然贵、医疗费用报销还是难。

  医改不是数字游戏 国民感受才是关键

  陈竺部长的1.1万亿数字,几乎是医改办等政府部门评价医改的固定模式——抛出一连串数据,例如基本医保覆盖12.95亿人,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降低4.8%,住院报销比例从40%-50%提高到70%左右,基层药价下降30%左右……

39发言人:限制药价的医改只是“假改”

  如果从这些数据来看,我国医改应该是卓有成效的。然而,若在老百姓中进行医改结果调查,大部分人恐怕不会认为“看病难,买药贵”的情况有多大好转。即使是基本药物制度制度已经建立,“没感觉药价降了”依然是市民的主流观感。个别药品可能价格有所下降,不过幅度普遍很小,而个别药物下降不会有实质作用,抵不过整体医疗费用的上涨幅度。

  对普罗老百姓而言,人们关心的不是国家投入多少、基层药价平均下降多少,而是病患实际接收治疗时的感受。如果医改后老百姓说不好,政府抛出再多数据,也不能证明医改有效。

  限制药价表面改革 实际效果更差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省级集中招标、零差率销售等举措,出发点良好。但这个制度显然只能在理想化的理论世界里有效。政府觉得只要把防治疾病所必须的、安全有效的、公平可及的药品进行价格限定,医院和医生就将不再追求药价上的利益,从而降低大部分患者就医时的花费。然而理论与实际大大不同。

  一方面是社区医院实行零差率之后,药品种类极大缩减,导致许多患者在社区医院看完病之后,无药可用,还得去三级医院再次看诊;另一方面公立医院为多收15%的销售加成,青睐高价药,二三级医院又产生药价虚高;更有一些医院不开低价药物,与药店联手甚至自办药店,开大处方外配,让病人购高价药。

  这不能怪医生和厂家,医生也要生活,商家就为图利,真正的问题在于政策留下了缺口,政策限死了医疗服务收费,却在卖药上留有漏洞,无疑是让医院和医生有动机、有机会去找寻“灰色收入”。也有报道披露,一些村级医生由于严格实施零差率,结局落得无钱可挣,不得不重新务农求生。

  医改变基层药改 忽略基层医卫机构生存空间

  医改本身应当是推动医疗整个行业的体制改革,而到目前为止,医改却并未贯彻这一精神。相反,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等式来表达当前的医改现状:医改=药改=改基药=降药价!以这其中最突出的“安徽模式”为例,由于实行双信封制度,唯低价药取用,从表面上看药品价格的确降低了,但是药品的质量、药品的种类等都无法得到相应的保证。

  另外,由于药价虚低直接造成基层医疗机构无药可用,多次出现廉价基药断档事件。基本药物制度是好事,也触及了药价这个医改重要问题。然而,基本药物制度绝非单纯的限价,成熟的基药制度,应该实现价格可负担、种类全面和用药合理三大要点。而目前我国的基本药物,药价只是理论上降低,种类无法满足需求,更别说合理用药。而对于基层医卫机构而言,由于定价机制他们的诊疗费极低,收入的大部分来源自于药品收入的补偿,一旦这部分收入被剥离,而诊疗费用也没有相应提高,直接导致的就是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下降,并且转行。

(责任编辑:陈韶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