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焚书发泄压力

2000亿产值压垮的孩子身心健康

                 湖南湘潭湘机中学一次晚自习的意外停电,引发
             学生集体烧书,学生称发泄积累的怨气。湖南2010年
     曾下发节假日补课禁令,但该校每周只有周日上午半天假,
    学生称只能睡觉。实际上,全国各地的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补
   课。如此的教育,对身心都造成很大压力,究竟是育人还是
  毁人?有人戏称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如今学生焚书皆因我国
 教育“坑爹”...[详细] [我要讲述上学的“苦逼”往事]

政府、学校和家长——学生的三座大山

压力重重的学习——身与心双重“过劳”

我国中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研究表明不少中学生存在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和焦虑等问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生活事件密切相关,而中学生生活事件中排在首位的是学习压力。初中生群体中55.5%感到有学习压力,影响心理健康。

由于学习任务重,学生体质下降也是我国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常出现身体多病、近视、晕倒等现象。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是上课时间普遍超长,无法保证体育锻炼时间,及睡眠不足。不只上班族,中学生也“过劳”,还带着老师、家长一起“疲劳战”……[详细]

家长学校的默许——他们也有些迫不得已

在央视《新闻1+1》调查中,学校和家长无不承认目前的制度下存在一个巨大的灰色地带,国家有关部门有明确的补课禁令,但学校和家长心照不宣地轻松绕开这个障碍。周末和假期禁止补课,那就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就是正常的教学内容,于是禁令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

根源当然是纯粹看成绩的中国式应试教育,但也不仅是应试教育,恐怕即使不“应试”,家长们也会为了子女的“未来”而让他们继续参加种种“培训”。真正的教育体制改革要改的不仅是应试的体制,还有家长老师的教育传统观念,否则改革也是白改,无法实质性为学生减负……[详细]

教育体制的根源——2000亿的利益不允许变革

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所谓“减负”,最后大都走向两条路:第一,学生在家长的安排下,需要花几倍的时间用在课外补习上;或者,一些学校在面上应付一下了事。教育体制彻底改革?政府相关部门可能也不是不想,但要考虑的问题或许太多。

例如,如果取消高考,让高校实现自主招生,会不会在招生中滋生腐败。另外,若考察整个中学时代的成绩,会不会变成更大的“高考”,徒增学生考试压力。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现有利益问题——国内各种中小学生培训机构的产值,已经超过2000亿,而且跟学校利益纠结不清……[详细]

毁书后湘潭教育局称已叫停补课

健康资料库

中外学生心理差异小知识

曾有报道说,日本的学生毕业时把用了几年的课桌都搬到小河里洗干净,以便留给下一届的学生使用,而我国中小学毕业生却在离校时疯狂地撕毁或焚烧书本、砸碎玻璃、踢烂桌子,出现学生痛恨书籍、厌恶老师,老师痛恨学校、厌倦教学等不合情理的教育乱像。 [我要关注心理问题]

调查投票

你如何评价现在的教育体制?

这种教育真有用?

尖子生到国外恐成普通生

近些年来,中国刮起了一股少年出国潮。去到英美等发达国家后,孩子们发现他们面对的是一套截然不同的高考制度和大学录取办法,国内的尖子生到了国外,可能会被认定为普通生;而国内的普通生到了国外,却又可能被认定为尖子生。

例如,广州女孩王立衡年初被名校剑桥大学当面录取,而她3年前还一直都在广州的名校念书,虽然文科成绩都优异——初一时便出书,但因数理化差,综合评估成绩只能算中等。而北京市2010年理科高考状元李泰伯曾申请美国11所顶尖大学被拒绝,理由是“高分低能”……[详细]

“应试教育”也能合理化

不少人认为应试教育是万恶之源,全世界只有中国搞应试教育,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英国是世界现代教育的鼻祖,它的应试教育无孔不入,只是考试办法跟我们不同,应试教育更彻底,每天都在“应试”,这种细化的应试教育更人性化、更能提高素质。

英国的高中生便开始决定未来报考哪所大学的哪个专业,不同专业对考生高中期间所修课程的要求各不相同,高中生必须结合个人爱好和大学目标专业的具体要求选择主修课。某种意义上,英国的高中生面临的考试压力更大,从高一开学的那天起就要开足马力,没有任何喘息时间……[详细]

英美的“高考”模式

在中国,高考被形容为“千军万马闯独木桥”,而英国大学招收时考察的范围更宽泛,并非“一考定终生”。高中不仅不设数理化等必修课,科目自由选择。英国没有全国性的高考,各所大学招收本科生时也不自行组织笔试。高中两年的几次“期末考试”成绩,相当于高考笔试成绩。

美国大学招生体系中,学生会被根据四大因素进行评估:第一是高中在校成绩,第二是STA(或ACT)考试成绩,第三是课外活动经历,第四是家庭背景(如种族、地区、父母教育背景、家庭经济情况)。相当于中国高考的STA考试成绩绝非首要衡量标准,有61%满分的学生被哈佛、耶鲁和斯坦福等名校拒绝……[详细]

剑桥生王立衡在国内仅“中等生”
英国GCSE后分学术和职业教育
部分老师其实也不满现行教育体制

意味深长的现象

“官二代”都去外国读书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西门菲沙大学(SFU)就读商科的女学生唐同学透露,身边成为海归人士的留学生友人,其中逾半数皆是富二代、官二代,未来的工作道路早已由家人安排妥当。而中国一份针对海外归国人士的就业报告中,显示海归人士的起薪仅有3000元人民币,官二代等出国留学潮被指拖垮海归整体素质。

惹人非议的并非海归人士是否还有优势,而是这么多官二代出国读书,有人甚至直指这是因为官员们自己都觉得国内现行教育体制问题大。部分华裔学生出国留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一张文凭,因为在中国找工作很多时只看文凭,不考虑能力及工作经验,有些人甚至回国时连英语也说不好……[详细]

仇医等偏激心态横行或与教育有关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认为:为什么现在社会上那种仇恨的意识,包括暴练之气还有偏激显得如此之重呢,在这样一种教育环境下,你觉得爱会会生长吗,平和的内心会生长吗?这不无道理。中国学生在教育体制中身心长期受到压抑,一旦脱离了这个体制,在稍微自由、再不受老师父母直接规限时就容易做出错误之举。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易中天先生指出,中国教育忘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他认为学生不应该向现有教育体制低头:人才并不是社会把他毁掉,是自己把自己毁掉。毁掉的办法,是自觉纳入“毁人不倦”的教育体制,成为这部“毁人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详细]

据说“官二代”流行出国留学
白岩松:教育畸形致社会心态失衡

健康画中话

结   语

据报道,湖南的中学发生焚书事件后,四川也有学校出现类似现象。清明节将至,网上流传一段子:清明节应该回初中高中学校扫扫墓,那里埋葬了你的青春。有人说,我们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现在孩子太娇贵。但这不是继续容忍教育制度折磨一代又一代学生身心健康的理由。这样的教育中,孩子的心理因压迫而暗藏扭曲,杀医杀警等巨大仇恨心理背后,难道没有教育体系弊端的影子?

请输入验证码: code
已有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责任编辑:陈韶鹏 廖颖瑶 监制:韩林涛 孙海峰 李悦 设计师:陈凯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