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总理李克强今年两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小小的“+”后面可以加的名词太多,医疗健康无疑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移动医疗产业大会暨第三届智慧医疗健康中国论坛4月22日——23日在京召开,23日下午临时增加的移动医疗投融资开放论坛依然吸引了诸多业内人士到场。弘晖资本创始合伙人赵刚、复星医药投资总部副总经理许谦、君联资本投资总监汪健飞以及经纬创投投资董事喻志云(以下简称“赵”、“许”、“汪”、“喻”)围绕移动医疗展开沙龙对话,分享投资人眼中的移动医疗,也透露作为投资人什么项目才愿意掏钱。
(图为四位投资人围绕移动医疗展开对话)
互联网+医疗机会多多 投资人关注了什么?
赵:我们看好整个移动医疗的发展方向,这里有很大的机会,但具体到细分的子行业,比较看好的是将医院、患者和医生三者结合起来的垂直性应用,这个领域会是跑得比较快。
许:互联网医疗在2014年比较热,复兴投资花了很大精力看项目,主要投了两个项目,国内是挂号网,另一个是美国硅谷的可穿戴设备。
汪:君联资本2014年关注一些与服务相结合的项目。传统医疗行业正在转型,把医院业务流程的部分外包出去,成为社会资源。每一个在医疗行业的企业想发展必须拥抱互联网,可以从不同科室打切入,想办法把医院流程用一张网联通,这里有太多机会。
喻:移动医疗是非常关注的方向,这是大方向,但是如何到达,成千上万创业者和投资者都没有想清楚。目前的现状是同质化比较严重。创业者要想清楚与别人的差异化在哪里,到底解决了医患什么痛点,是可有可无,还是很痛。这是投资人比较喜欢的项目的特征。
互联网医疗目前本身没有切入治疗的过程,更多的只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病人更好找到医生,医生找到一个工具,轻问诊。但医院不在乎不对称,因为这里有刚需。我盼望一家公司理解临床流程,知道医生怎么看病,把自己对医疗的理解,用互联网实现,深深扎根到医院,让体制内医院觉得好用。而后从医院往外面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社会力量办医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医疗热搜词。究竟市场能为医疗服务行业带来何种变革,混合所有制医院能走多远,资本与医疗双方都在探索之中。2014医疗投融资论坛聚集了医疗、社会资本多方专家,共同探讨医疗投资与融资。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