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5月11日,王老吉凉茶里某些成分被卫生部确认未在允许添加食用中药材的名单之列后,该事件便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不过在人民网和21CN网做的调查结果中显示,调查结果却出现大相径庭,其中网络覆盖主要为北方用户的人民网,有近5成网友不支持王老吉并应暂时对产品下架和召回。而覆盖华南地区的21CN网,有近7成网友支持王老吉,不支持的只剩不到3成。
以南方用户为主的21CN网友主要表达了“在广东都知道凉茶是药啊!谁会没事整天喝呢!”,“狂顶王老吉,全广东支持你们。”等关于力撑王老吉的感言。
有21CN网友甚至质疑:广东以北的水质较凉,不适于喝凉茶太多,广东水质较热,湿度大,人容易热气,喝凉茶比较好,但也不能每天喝,大概一个月或几个月吧,因人而议,那有那么傻的,天天喝!没病都喝出病! 而且还是在出事前一晚一口气喝了六瓶,是不是故意想喝坏了然后找事?
有21CN网友深入提到:“其实这里一个关键不是夏枯草有没有害。而是<食品安全法>是否需要遵守?第一是不是捐款1个亿的企业就不用遵守食品安全法?第二是不是民族企业就不用遵守食品安全法,有人认为可口可乐以及其他食品有害。那就请你按照国家的法律拿出,可乐所含成分是非法添加物的证据。如果你认为过量喝酒有害,所以王老吉过量喝也有害,那你请对照法律拿出酒类含有违法成分的证据。否则就是不一样的性质,在王老吉这例案子里面,王老吉就是添加了非法药物在饮料里面。作为企业它就必须按照法律来经营。否则立法的意义在哪里?是民族企业就可以往里面加毒药了?捐款了一个亿就可以违反食品安全法了么?所以楼上的那些挺王老吉的人,是非逻辑不分!商业利益绑架了假民族主意分子。在中国记住:就要守法!中国要建设一个法治国家。而非民族主义国家,否这小民就会被利益集团所利用和绑架。王老吉必须要守法!”
而人民网网友则认为广东凉茶不适合作为常规食品饮用,并认为广东食品协会的说法是偷换概念。
人民网网友提到:其实在美国,对所有从植物提取物加工成的食品补充物的监管是相当严格,并不象广东食协所说的,好象所有中药配方就是安全的,这是拿消费者的健康当儿戏。我觉得,现在的卫生部是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否则比三聚氰胺更可怕的食品安全事故还会层出不穷的。
其中人民网网友(121.9.244.112)谈到:我个人认为,这次卫生部总算说了实话,广东凉茶确实是不适合做为常规食品饮料来看待的……我觉得,广东食协的说法是偷换概念,他搬出美国的监管说事是忽悠消费者,其实在美国,对所有从植物提取物加工成的食品补充物的监管是相当严格,并不象广东食协所说的,好象所有中药配方就是安全的,这是拿消费者的健康当儿戏。我觉得,现在的卫生部是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否则比三聚氰胺更可怕的食品安全事故还会层出不穷的。
人民网网友建议王老吉停止生产、销售!停止播放宣传广告。
编辑点评:王老吉尴尬了谁
谁能想到,中国凉茶业的老大——王老吉会因一把夏枯草惹了今天的大麻烦。而这个大麻烦,早在王老吉喊出“怕上火喝王老吉”时就埋下了祸根。
凉茶不是茶,而是一种带有药物的凉性饮料。王老吉将这种流行于广东地区的地方性药饮,包装成“降火饮料”推向全国,一时间“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广告词家喻户晓,更有一些消费者受此引导,在担心自己身体“上火”时选择购买王老吉饮用。然而,不知是当心影响销量还是“疏忽”,在产品宣传过程中,王老吉并未标注“不适宜的人群”。只是是药三分毒,什么火都用王老吉来下,这样能不出事吗?
夏枯草事件后,调查发现有些人跳出来为王老吉喊冤:广东人都知道,凉茶不是茶,不会随意喝,抨击王老吉的人是不懂广东传统凉茶文化。或许真是如此,广东人知道凉茶什么时候该喝什么时候不该喝。可是广东以外的消费者未必就懂了,毕竟人家“不懂凉茶文化”,说不定就把凉茶当凉白开给喝出胃溃疡了。
因此,坐在风口浪尖上的王老吉,也该反省一下——起码,得给消费者一个完整的产品说明吧,别让消费者把凉茶当白开水喝。——佳子
(责任编辑:吴佳子)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