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国家特别制订了《食品卫生法》。该法第十条明确规定:“食品中不得添加药物。”制订这一条款的最初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保健食品生产商在产品中加入药物成分。考虑到“药食同源”的传统,所以,《食品卫生法》还是给传统产品留了一个“口子”,对第十条作出了补充说明:“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作为原料、调料或者营养强化剂加入的除外”,也就是说,某些药品也可以作为食品或者加入食品中。
王老吉的外包装注明的9种配料中,除了水和白砂糖,仙草、蛋花、布渣叶、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7种配料均为中草药。按照这些成分来看,王老吉凉茶既是食品,又是药品。该中医学家指出,虽是“药食同源”,但是药三分毒。每种药物均有其独特的性味与归经,而不同的人,体质也有阴阳、表里、虚实之分。如果食不对症,即便是无毒的药材,也会带来不小的麻烦。
若体质素来虚弱者和婴幼儿,长期用药性苦寒的凉茶,则易损伤人体阳气和脾胃,导致出现神疲体倦、面色白光、多汗易感冒、纳差便溶。舌淡苔薄或剥、脉弱无力等脾肺气虚等症候;尤其是婴幼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血少气弱,若长期服用凉茶,会损伤小儿正气,反而影响小儿健康成长。小儿虽易生病,但其脏气清灵,充满生机,有病亦易于康复。有的儿童易感冒咳喘,一个月甚至发病3~4次,其中不少病例是由于婴幼儿期间过量服用药性苦寒之凉茶损伤脾肺之气所致。
王老吉红色的外包装说明此饮料强调老少皆宜,对此问题,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监管部曾对媒体称是“通过临床检验是老少皆宜”,而品管部的工作人员却称“王老吉是一种食品饮料,不是药品,不需要临床检验,只需相关卫生部门的检验”。
早前来自福建的媒体有报道,一位从事中医临床几十年的福州中医对老少皆宜这个说法不认同。这与时报采访的中医学家的观点一致,福州中医认为,“从配方上看,凉茶本质上也是中药,并不是人人都能喝。”他说,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因人而异,现在无论是学生还是老人,只要觉得自己有点上火了,就去买凉茶喝,这并不妥。“长期喝是否有副作用?这个没有人关注。”
根据福建另一媒体的报道,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科负责人黄恒青主任医师指出,在王老吉凉茶的配料中,菊花、金银花、夏枯草以及甘草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具有清热的功能,药性偏凉,不宜当作普通食品食用。
黄主任还提醒消费者,夏季来临,很多商家推出各种各样的凉茶饮料,消费者切莫盲目听信广告,把这种带中草药成分的饮料当作水来饮。即使是脾胃呈热性的人也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控制一定的量,不宜过多服用这种凉药,以免造成胃寒、胃不适。
(责任编辑:吴佳子)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广东凉茶具有清热解暑,去湿生津的功效。用于四时感冒,发热喉痛,湿热积滞,口干尿黄等症状。 据凉茶研究专家提醒,采用中草药特别制作的凉茶颗粒属于药品,它是在传统凉茶的基础上,将凉茶的精华浓缩成颗粒状,它在解决上火方面更有效,也是最全面、系统的降火办法.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