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三聚氰胺事件,让乳品质量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在上周末,卫生部对外公开了一批“乳品安全标准(征求意见稿)”,它们都是由国家七部委联同乳业有关行业协会起草,在11月20日前征集各界反馈。这意味着我国繁多的各项乳品安全标准即将面临一次“大修理”。
经过系统梳理,目前我国各种乳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标准多达160余项,而新提出的乳品质量安全标准框架和目录在清理后标准大为减少,分为三大类75项。
看点一:不得用辐照处理原料
以最受瞩目的《婴儿配方食品》国标草稿为例,在原料要求上,明确不得使用非脱盐乳清粉,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和食品添加剂不应含有谷蛋白,不应使用氢化油脂和不应使用经辐照处理过的原辅材料,更不能添加氟。
“很显然,新标准更看重安全。”中山大学营养学系教授蒋卓勤对本报说。
看点二:蛋白质含量有上限
“三聚氰胺就是作为一种蛋白质被添加到牛奶中去,以假蛋白提高来混过蛋白质标准验收关。”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说。
为此,新国标对于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蛋白质规定有所变动。虽然含量的计算仍以“氮(N)×6.25”间接得出,不过和以前只有下限(如1段配方奶粉每100克不少于18克蛋白质)相比新标有了上限,改为以每100千焦耳在0.45~0.7克之间。
看点三:包装禁用婴儿妇女形象
此外,和旧标准比,婴儿配方食品还具体列明各种微生物指标。例如问题奶粉中常常会出现的大肠菌群、阪崎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了各自的限值。
在标签上,新国标要求婴儿配方食品要标明这样一句话:“对于0~6月的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在母乳不足或无母乳时可食用本产品”。此外,标签上不能有婴儿和妇女的形象。
看点四:巴氏奶突围“禁鲜令”
除了整合外也有旧标准被“拆分”: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被分为三个标准,如灭菌乳(即市面上常见的利乐包装牛奶)独立成为一个标准而且强化了各自的标签。例如,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在标识上得用不小于产品名称字号,分别标注“鲜牛奶/乳”、“纯牛奶/乳”。
“巴氏奶可以保存3~7日,灭菌乳可以保存6~8个月,巴士杀菌温度没有那么高,对牛奶中的维生素保留得更加好。”蒋卓勤说。王丁棉认为这使得一直困扰巴氏奶企业的“禁鲜令”基本得以解除了。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林艳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